出自明李攀龙的《葛丈山房》
拼音和注音
yǐ chuāng hé shì gōu pán chū , fú kǎn qiū yīn jié shí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碣石:1.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馀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2.指墓碑。
河势:河水的流势,包括流量和流向。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少宰山房北海隈,千林窈窕白云开。
倚窗河势钩盘出,拂槛秋阴碣石来。
鲁国诸生纷受易,汉庭多士满题才。
临流重忆乘槎客,濯足还登万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