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二首

路逢行客向江州,勒马荒郊为少留。
家事满怀无纸写,好将言语付苍头。

作品评述

《书事二首》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行客在路上遇到江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书写之事的急迫与迫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
路逢行客向江州,
勒马荒郊为少留。
家事满怀无纸写,
好将言语付苍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行客路途中遇到江州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作者身处荒郊之地,匆忙行驶的情景。作者内心充满了书写的欲望,但却没有纸来记录自己的家事。因此,他决定将思绪和话语都寄托给头发,期望头发能够承载他的思绪和言辞。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急迫和迫切。诗中的"路逢行客向江州"一句,展示了行客遇到江州的情景,也可理解为作者自己行走在旅途中。"勒马荒郊为少留"一句,则表现了作者急于前行而无法停留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家事满怀无纸写,好将言语付苍头",则表达了作者渴望书写的心情和无奈之感。作者内心充满了家事,但却没有纸张可以记录,于是选择将自己的言语和情感交托给苍头(头发),希望它们能够代替纸张,承载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描述行客的旅途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书写的迫切渴望和无奈困扰。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刻,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躁和无奈,引发读者对于书写与表达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锦鞯油壁竞芳辰,镜水屏山照丽人。娇鸟亦输弦管盛,明霞偏斗绮罗新。青欺积雪将辞柳,绿畏流澌欲碍絺。七日春光千里客,帝京行乐转伤神。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太丘。岂云清易挹,自是广难周。尚絅烦翁教,书绅到老休。何由陪几杖,共看海山秋。

使君德量湖水宽,和气袭人春避寒。山川自古穷绝处,铸铁点顽成转丹。频作好诗醇似酒,妃子斗妍西子丑。人生行乐只花时,更吸西江斟一斗。

瘦马君将去,清樽我谩开。眼看新雨露,身带旧尘埃。但喜丹心在,休惊白发催。穷通莫须问,功业有时来。

云浮山腰末之顶,水穴青崖浚于井。孔明不死吾其归,左衽岂宜蝤蛴领。群羌负药倍车载,螺齿钱文束囊瘿。得花便重不便轻,肩突驼峰犹外屏。石碉设崄鸟鼠智,铜鼓销声犬羊静。入门蹲足唤煮茶,嚼铁相甘苦荍饼。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驾鹤乘鸾归紫府,仙凡从此不相干。要传当日飞升事,收拾遗衣为结坛。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窭。老翁七十犹强健,没膝春泥夜叱牛。

吹断笙箫春梦寒。倚楼思往事,泪偷弹。别时容易见时难。相看处,惟有玉连环。人在万重山。近来应不似,旧时颜。重门深院柳阴间。曾携手,休去倚危阑。

西山禅隐比来闻,长道唯应我与君。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寒风薄絮衣,落木纷骚屑。江红有断霞,山碧无留雪。隔水一声鸡,悠悠送残月。

欲驻长春学道家,如何白雪是黄芽。聊凭高士五株柳,为问仙人三杂花。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壮年一箭落双鵰,野饷如今撷药苗。寒与梅花同不睡,闷寻鹦鹉说无憀。乌丝阑上诗初就,绿绮声中酒半消。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