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作品评述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是唐代李端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一位高僧的居所和生活情景。

中文译文:

高僧居处似天台,
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
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
空林月出始应回。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高僧的住所,这里环境优美,宛如天台一般。在这里,高僧有他的锡杖和铜瓶,绿苔是这里的主要地面覆盖物。在竹林小道上,春天的鸟儿在雨后清晰的天空下啭鸣。在山房的正午时分,一位老人走来。园中的鹿穿过庭院,椒枝摇曳。在潭底,龙游动水沫。夜晚,高僧独自焚香,向逝去的祖师遗像致敬。当月亮升起时,高僧回到空林。

赏析:

李端的这首《题云际寺准上人房》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美丽的山林景象,充满了禅意和诗意。整首诗用意象丰富、句式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将高僧的生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了禅宗所追求的“自然”的境界。

总之,这首诗以其简洁、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和喜爱。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罗帐画屏新梦悄,绿窗慵起香残。重帘生怕倚阑干。春风吹玉水,春雪满灵山。梁燕未来归雁动,海棠才带红酣。酒愁花恨霎时间。烟云催薄暮,丝雨湿轻寒。

故人一隔红云岛,相见银屏七夕前。花近小山当鹤广,溪深嘉树覆书船。参差清吹流银汉,餮殄文彝散玉烟。更拟此君亭子上,醉欹纱帽会群贤。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飞尽杨花见绿阴,飘然轻盖返家林。野堂泥落归双燕,纹簟风清戏一禽。秀麦柔桑皆有望,高轩华衮久无心。知君自得闲中乐,早寄新诗别后吟。

荣魁鹗荐。一举南宫膺妙选。人物规模。楚楚吾家千里驹。彩衣侍酒。更祝二亲无限寿。父子荣迁。俱侍玉皇香案前。

独计年华念鬓华,秋来依旧滞天涯。半分沈约愁销臂,一束钟繇忆赐花。寂寞林蝉应自叹,氃氋庭鹤待谁夸。西江闻道通星汉,试借君平问客槎。

秋风日夜吹北原,秋芜经霜不复繁。萦纡一径渐可蹑,步踏落叶披榛菅。萧萧九月草木变,独有修竹犹禁寒。青红野实不可办,晚日照射霜榴殷。巉巉女几更清瘦,崖壁刻削无云烟。潦收石出洛水好,静夜侧耳声潺潺。原西古城有微路,禾黍离离荒野田。人家岁熟妇子乐,村巷日暖牛羊闲。

茂林修竹平夷地,牧马藏兵战斗场。死节不知师李固,溺冠惟解法高皇。

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力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

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

新绿阴将就,残红在亦稀。雨中千点絮,来伴落花飞。

漠漠山云合,檐风透薄帷。柳藏阴后絮,樱压雨中枝。坐暖晨杯罢,香浓午睡时。薄寒犹故在,再取紫貂披。

叔也过我们,往往接{上四下离}倒。惎以元亮止,终然刘伶祷。我此待鶱翔,夫合戒陵傲。惰游置耕耘,曷怨卤莽报。

方坐皋此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此翁奇奇又怪怪,若非伪学即阳狂。

萧萧清思浩无涯,戏蓼滩头屋数家。小艇寻秋缘苇去,纷纷雪絮讶杨花。

腐儒衰晚谬通籍,中有高堂天下无。但愿樽中九醖满,彩服日向庭闱趋。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

力仗孤忠化积顽,奉辞竟不遣生还。何如入海随烟雾,自有诗留天地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