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行次海上》
拼音和注音
jī míng hǎi shǔ hán cháo xiǎo , yàn yǐn qiū shēng luò yè x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叶:掉落的叶片。
秋声:1.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2.陆游诗作。
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寒潮:(名)从北方寒冷地带向南方侵袭的冷空气,寒潮过境时气温显著下降,并伴有雨、雪或大风。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晚风吹酒动离颜,别路萧条草树间。
积水乱流疑梦渚,一峰中断似君山。
鸡鸣海曙寒潮小,雁引秋声落叶闲。
行李飘飘又何往,暮云飞鸟也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