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一片又一片,等闲苔面红。
不能延数日,开亦是春风。
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
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

作品评述

《落花》是唐代修睦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以流霞般的落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落花一片又一片,随风飘落在苔面上,给苔面增添了红色。作者用“等闲”形容这种情景,意味着随意、轻松的状态。虽然落花不能持续数日,但它们的绽放也是春风的表现。

接下来,诗中转到公子的歌声和诗人的眼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虚荣和表面浮华的批判。公子的歌声停止了,但对于诗人来说,只有眼界空泛,缺乏真正深入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遥想故山下,经历了雨水的洗礼,几丛草木正在重新生长。这可以被视为对于诗人自身的期许和对于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以落花为线索,通过对于春天、人情、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诗歌的思考和对于虚荣浮华的反思。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片又一片,等闲苔面红。
不能延数日,开亦是春风。
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
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

这首诗具有唐代诗歌的特点,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词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意上主要表达了对于春天和诗歌创作的赞美,以及对于虚荣浮华的批判。整首诗以落花为视角,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于自然的触动。这首诗的美在于其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玉环忍弃马嵬坡,南内归来意若何。落尽梧桐秋雨夜,凄凉更比寿王多。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海宁受赏,还山

有书但插架,有门亦常关。是非天下争,而我土石顽。

病起惊华发,官閒觉素餐。文章惭李益,名誉羡苏端。老去观书嬾,愁来避酒难。非关作诗苦,自尔带围宽。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伤禽再展凌云翼,枯木重为犯斗槎。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足高。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杨白花,随风无定止。飘然一去太无情,飞度江南几千里。可怜落水化浮萍,浮萍无复随风起。宫中美人连臂歌,此情不断如春水。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云间晏公子,风月兴如何。

百指忍贫埯远次,壮心销尽鬓丝如。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大晁富丽比南金,令弟清新敌楚琳。死却庐陵老居士,二苏那得有知音。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团栾四面山,我住一山里。相距能几何,开方祗百里。日月出东西,星辰运终始。云霞千万状,烟雨无穷美。谁云天体大,仰看全於此。穷儒治生计,富盛谁与拟。新晴麻麦秀,拥戴峰峦起。牡丹芍药歇,春意浓未已。野花悉力开,白者真珠比。蔷薇及宝相,争斗何绮靡。藩篱成障幕,村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