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

出自宋代代的《蓦山溪(游鉴湖)》

出自宋代的《蓦山溪(游鉴湖)》

拼音和注音

jiàn hú qiān qǐng , sì xù fēng guāng hǎ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鉴湖:亦作'鉴湖'。湖名。即镜湖。又称长湖﹑庆湖。在浙江绍兴城西南二公里。为绍兴名胜之一。湖名。在江西省吉水县东二里。湖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湖滨有阅微草堂﹐相传为清代文人纪昀谪戍新疆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浙江绍兴的别称。因境内鉴湖得名。清末绍兴籍革命党人秋瑾自号鉴湖女侠。

风光:(名)风景;景象:北国~|~秀丽。[近]景色|风景。

千顷: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

贵游无数花间骑,万态风光适意同。

出自:许相卿的《题画寄梁仲》

  • 神州气象寰中盛,天阙风光世上明。

    出自:朱元璋的《莺啭皇州(其一)》

  • 使荣使瘁风光别,物犹如此况乎人。

    出自:郭之奇的《白露晓对》

  • 名园雨罢风光好,应许诗狂乞素馨。

    出自:唐秩的《与友人乞素馨花》

  • 去年匹马入帝畿,风光如旧人事非。

    出自:张诩的《送钟狂客应荐北行》

  • 清标品格清华景,管领风光得意春。

    出自:章甫的《韩缉五照》

  • 祇应药石犹能疗,肯与风光便隔生。

    出自:许景衡的《陈节秀才失目赠之兼简卓罗源》

  • 昨夜春风破碧桃,过眼风光二分老。

    出自:曹文晦的《书所见》

  • 却恨风光同万里,眼看百里不能归。

    出自:祝允明的《未足句(其一)》

  • 会昌郭外暂维舟,满眼风光慰宦游。

    出自:卢琦的《宿会昌铺》


  • 原诗

    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拨棹皱涟漪,极日处、青山缭绕。微茫烟霭,鸥莺点菰蒲,云帆过,钓舟横,俱被劳生扰。
    知章请赐,独占心何小。风月本无私,同众乐、宁论多少。浮家泛宅,它日郊陶朱,烹鲈鳜,酌松醪,吟笔千篇扫。

    诗词推荐

    三月韶华破,东君谁送归。浮空新绿涨,舞砌乱红飞。柳絮风初定,桃花水渐肥。羲和无计挽,独立又斜晖。

    生銕铸就崑崙儿,头轻脚重肚皮大。明眼衲僧萨普吒,九十日中看不破。看不破,笑倒嵩山破灶堕。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上德钦明代,中阶翊亮司。夔龙曜勋业,鸾凤肃威仪。复古高文丽,为邦惠化绥。还富奉侯瑞,归辅太平基。

    池上笙歌寂不闻,楼中愁杀碧虚云。玉壶凝尽重重泪,寄与风流旧使君。

    幸脱尘氛入帝城,又携幽恨满归程。雁行不整关心事,深媿汉人千虑轻。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落尽茶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尽日吟诗坐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傍暖旋收红落叶,觉寒犹著旧生衣。曲江池畔时时到,为爱鸬鹚雨后飞。

    细探道德五千字,字字君家说底书。要识玄之又玄旨,淡然清对了无余。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阮咸初立意,偷得姮娥月。三柱应琴徽,五音更互发。堪听诸调弄,勾鏁无休歇。闲暇优游子,顺风吟案揭。时闻宣九奏,凤翅手轮抹。引思何奇妙,广陵散白雪。稀中逢绝艺,解弹能指拨。放纵知狂逸,四弦凭審察。慢来长不断,急则声相轧。春莺虽好语,难将比并说。

    诏书催唤衮衣归,富贵谁知已息机。北阙恩荣宁久恋,东山雅志肯相违。伤心水月人安在,回首湖山事亦非。他日苏公堤畔路,只愁老泪不胜挥。

    粉垣周十里,丹碧焕神宫。楼阁晚多雨,梧桐天早风。人来夕照外,鸟起白苹中。何用厌城郭,沧洲佳兴同。

    春风细拂绿波长,初过层城渡建章。草色未迎雕辇翠,柳梢先学赭衣黄。

    头上云忙雨欲来,箬篷还转碧芦隈。中流数点沾衣湿,便放西山夕照开。

    自古众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须蒸。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

    别时酒醆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