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剥啄敲门走梦周,夜来一雨润方收。
徐郎示我郊行作,亟起讽之天定秋。

作品评述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剥啄敲门走梦周,
夜来一雨润方收。
徐郎示我郊行作,
亟起讽之天定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只啄木鸟敲击着门扉,惊动了周围的梦境。夜晚降下一场雨,滋润了大地。徐郎告诉我要去野外行走,作诗人借以感慨的时机。诗人急忙起身,借此机会反思秋天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啄木鸟的敲击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干扰,使诗人从梦中惊醒。夜雨滋润了大地,给人一种清凉、湿润的感觉。徐郎的建议让诗人决定去郊外散步,可能是为了寻找宁静与安宁,以及与自然融合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认为秋天的来临是天意所定,诗人深知秋天的特殊意义和变幻莫测的命运。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秋天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的赞美。整体氛围清新、朴素,给人以回归自然、静心思考的感觉。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一帘疏雨。道是无情还有思。坐久魂销。风动珠唇点点娇。生平浩气。静乐机关随处是。熏透寒衾。蝴蝶休萦万里心。

采蘋堪赋月斋诗,稚子谈经已大奇。翁但绿阴啼鸟下,敷床眠到日西时。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林居观变化,寒暑无时停。日月迭奔走,汲汲作昏明。彼人于其间,起妄自经营。宁知运之去,不受如力争。终古一逝川,圣达亦叹惊。寄言夸毘子,豪夺竟何成。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黄金芽嫩先春发,紫碧团芳出焙来。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

雨声聒耳不停点,云气冒山殊未开。敢恨终年惟短褐,但惊十月有奔雷。牵萝且复补茆屋,饭豆何妨羹芋魁。莫笑赋诗无杰句,年来万事学低摧。

金钱石竹道傍秋,翠带红裙马上讴。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春寒已解忽复作,病思不堪当语谁?青灯荧荧耿欲灭,残雨滴滴休无期。故人已死梦中见,壮志未忘心自知。青丝玉井声轣辘,又是窗白鸦鸣时。

世事惊迁改,人生苦别离。一年仍异地,千里共劳思。雁足传来信,蝇头写到诗。丁宁林下意,端不负心期。

谁遣孤舟蘘笠翁,强随桃李竞春风。交情顷刻云翻手,古意凄凉月印空。可笑能诗今谢朓,也能载酒过杨雄。待渠归直金銮日,我巳烟沙放钓筒。

故人十年别,墙宇今密迩。谭胜复诗工,排日有欢喜。所嗟连城璧,过诧窭人子。何况政术疎,一一赖提耳。

宿昔瞻依日月光,迟迟去鲁未须忙。附炎渠自手炙热,忍冻儿宁足履霜。谏草平生慕王魏,诗名馀事压钱郎。可怜老病兼穷薄,推毂当朝愧郑庄。

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

长条依旧。不似章台柳。见客入来和笑走。腻脸羞红欲透。桃花流水茫茫。归来愁杀刘郎。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疎已密。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萚。根株长别离。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卷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玲竮。

惊枕梦回常半夜,倚楼魂断是斜阳。如何行李犹淹泊,未报蒲帆过武昌。

远山重叠故关遥,公退乘闲上丽谯。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