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文殊三处度夏,弥勒一味放憨。
善财走百十城,达磨九年面壁。
恢阐拈花微笑,光扬布发掩泥。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偈颂十八首》

文殊三处度夏,
弥勒一味放憨。
善财走百十城,
达磨九年面壁。
恢阐拈花微笑,
光扬布发掩泥。

诗意:这首诗是对佛教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善财童子、达摩大师以及诸佛菩萨的歌颂和赞美。诗中描述了文殊菩萨三处度夏、弥勒菩萨以纯懵懂的憨态示众、善财童子游历各地、达摩大师历经九年面壁修行的事迹。在诗的结尾,描写了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以及佛法的弘扬和救度。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佛教中众多菩萨和达摩大师的特点和修行境界,展现了佛法的伟大和智慧。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通过描述佛教圣贤的修行历程和事迹,传达了佛教的理念和价值观。整首诗以直接明了的语言呈现,使得读者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此诗旨在表达对佛教的崇敬之情,将佛教中的智慧、慈悲和修行态度传递给读者,引发人们对佛法的思考和体悟。

诗词推荐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雨帘不卷。空碍调雏燕。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音尘断。画罗闲扇。山色天涯远。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参胜素虬,还归自庙。端闱百常,声环七校。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无子可传家。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藜沙。

閒画金钗记远人,杜鹃啼血又残春。琵琶统上无多字,近日相思弹不真。

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

近海江声急,孤舟下杳冥。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令人思舜德,一望九嶷青。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楚岫新经雪,湘江半露沙。萧萧断行雁,渺渺后栖鸦。别意浑相似,诗成只重嗟。未嫌杯酒满,直恐鬓霜加。

应将钵渡斗神通,掷去乘将赴帝宫。争似岭头提不起,于今相续阐真风。

小舟载酒向平湖。新凉生晓初。乱山烟外有还无。王维真画图。风遽起,动襟裾。雨来荷溅珠。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回车胜母避柏人,不饮贪泉恶其名。道逢一铺榜全节,击马呼奖臣子情。

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深得春风近。只有雪争光。更无花似香。孤标天赋与。冷艳谁能顾。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旁。

出门上马虽所乐,乍见秋风变念家。何日随堤霜后路,乱飞榆柳踏平沙。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大江东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铁瓮长城北枕江,中有三槐节妇堂,壁立万仞之高冈。自别母氏归刘郎,中朝琼树摧秋霜。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笙不吹双凤凰。络纬夜啼月上房,烛光照泪垂汪汪。纺绩给朝莫,群雏忽成行。生处同室居,死期同其藏。新阡种松三尺强,黛色已见参天长。

巷底萧萧绝市尘,供愁疏雨打黄昏。悠然一曲泉明调,浅立闲愁轻闭门。

婺女牵牛皆粤分,郁林合浦属交州。偶逢人向渠阳去,为寄书从八桂求。率土溥天非不广,剑山带水只供愁。明年阙下当皆集,谁序盛山今日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