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俞樾的《戚氏》
拼音和注音
hū tīng xī nán , yǒu shēng xiāo sè rě chóu c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瑟:(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形容景色凄凉。[近]萧条。
西南:西南xīnán∶西南方其西南诸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向西向南潭西南而望。——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有声:有声誉;著称。
愁肠:(形)形容忧愁郁结的心绪:~百结。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原诗
老欧阳。书斋宵读兴方长。
忽听西南,有声萧瑟惹愁肠。推窗。夜茫茫。
呼童出户更端详。
童言皎洁星月,在天横亘有银潢。
四顾寥落,人声都寂,忽闻树内声藏。
竟奔腾骤至,风雨飘忽,金铁琤瑽。公乃太息彷徨。
余识此矣,此气出金方。
秋声也、律调夷则,乐合清商。俨戎行。
一夜万骑,腾骧所至,凛冽非常。
草兮绿缛,木也葱茏,到此都付凋伤。
草木无情物,人非草木,可不思量。
万事劳形不已,苦凭持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中,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
早镜中、白发三千丈。非复是、当日容光。
念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