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作品评述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九江口的壮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和人们的生活。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鳞介多潜育,指的是江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繁衍生息。
渔商几溯洄,表示渔民们顺流而上捕鱼。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描绘了江风摇曳、阳光照耀下的田园景色。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近漱湓城曲,指的是江边的湓城曲。蠡泽指的是蠡湖,描绘了江边湿地的景色。
锡龟犹入贡,指的是贡品中的罕见物品——锡龟,表达了当时九江的繁荣和财富。
浮兽罢为灾,可能是指在江中行进的船只阻碍了锡龟的行进。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描述了江边忙碌的场景。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表达了主人公的归乡心情,意味着看着潮水退回秋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忙碌的人们为背景,反映了唐代九江口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展示了壮丽的江河风光和丰富的江上生活。

作者介绍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苏味道的子嗣后裔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苏味道的生平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苏味道的介绍

  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

  苏味道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他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著有《苏味道集》已佚,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唐诗》。

苏味道的文学贡献

  苏味道和李峤齐名,并称“苏李”,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又与“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多咏物诗。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另外《咏虹》诗对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

  新、旧《唐书》著录《苏味道集》1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仅16首。除《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诗。

诗词推荐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写花。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鲜榻瀹春芽。

偶家长山下,遂与世途远。泉声挂屋角,晓见池水满。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大化无端倪,宁谓心有眼。床头遗古书,岁月忽已晚。玩之不能了,圣哲有忧患。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袴襦。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君子学道则务本,小人见利则忘生。务本则非礼不动,见利则非贿不行。

周诗云娶妻,周易云归妹。七夕世俗情,乞巧儿女态。日暮云雨过,人谓牛女会。云雨本无踪,牛女岂相配。

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名利从来本任才,行人不用苦相猜。壶中日月长多少,闲步天津看往来。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用材身复起,睹圣眼犹明。离别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妾本怀春女,春愁不自任。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托援交情重,当垆酌意深。谁家有夫婿,作赋得黄金。

红紫飘零笋蕨抽,一年芳事又成休。榆钱万叠春难买,落絮随风万点愁。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因宿秋山懒画眉,入宫岁早宠恩迟。诗成莫写沟中叶,流到人间是几时。

旗铃接迹向西驰,丹桂灵椿并一时。竞说郎君能跨灶,顿令老子欲苔儿。妙年不患锥无颖,前辈曾言木就规。相国晏公元楚产,何须千里远求师。

雪白霞红云色黄,晚风先办晓来霜。吹开一路江梅蘂,薰作九天沉水香。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履道凄凉新第宅,宣城零落旧笙歌。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