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子升的《弹琴箕山秋月歌》
拼音和注音
tài hé bù yuǎn yīn míng dài , fēi dùn cháng liú xǐ ěr q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长流:长长的流水。远途流放﹔长期流放。指治狱参军。也称长流参军。司禁防。
洗耳: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明代:一般指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统一封建政权。政治清明的时代。
陈子升
不详
原诗
张琴须张太古弦,七弦直溯五弦前。
太和不远阴明代,飞遁长流洗耳泉。
南河未避虞鳏晦,箕山明月斯人在。
当年帝德总如春,独有秋光澹相对。
琴音微微世莫闻,罢琴惆怅月纷纷。
琴中不见箕山月,羞向他山麋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