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竹

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作品评述

《笋竹》是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和其所象征的品质。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峥嵘的泽国和烟村,
饱经历了竹笋尖尖破土的痕迹。
微微倾斜的南风吹开了竹叶,
数次烦扰的夜雨送来了新生的竹苗。
平生秉持直节的竹笋初次展开枝叶,
未来的日子将自然阴凉地庇佑着根基。
请不要遮掩残月来观赏竹林,
森森矛戟像万军屯驻在那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抒发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傲立不倒的品质的赞美。诗中的“峥嵘泽国”和“烟村”展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表达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自由自在的姿态。诗人提到竹笋“尖尖破土痕”,以形容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南风吹开竹叶、夜雨滋润新生的竹苗,描绘了自然界对竹子的关怀和滋养。

诗人以“直节”形容竹笋,强调了竹子不畏艰难困苦、坚守正道的品质。后文提到竹子能自己庇护根基,展示了其自给自足、自强不息的能力。最后两句表现了竹林的壮观景象,将竹子比喻为排列如枪戟的万军,形象而鲜明地展现了竹子的威严和气势。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通过对竹子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坚韧、正直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向往。同时,诗中暗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展现了李新深邃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苏苏寒雨滴平川,共话行期笑屡迁。宿草故含河畔色,新炊半见客中烟。隔江鸿雁如兄弟,明月天涯是去年。匹马夕阳缘底事,梅花零落野塘边。

群山暝色烟开后,远水寒光雨过时。今夜何人醉霜月,卧听缑岭玉参差。

两公天下骏,无地与腾骧。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中原擅兵革,昔日几侯王。此独身如在,谁令国不亡。北风吹树急,西日照窗凉。志士千年泪,泠然落奠觞。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城外晴风卷薄尘,传言都道踏青人。繁华满目开如锦,惟此宫中不见春。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巢燕养雏浑去尽,红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千叶芙蕖白玉肤,一樽沆瀣碧琳腴。极知俱出氛埃外,我亦秋风山泽臞。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万里书归说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一篇封禅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应须急作南征计,漠北风沙不可留。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焚烧宁太广,收勦已无遗。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心。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

春暖秋凉人半醉,安车尘尾闲从事。虽无大德及生灵,且与太平装景致。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闲处士。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闲也不齅王公之勾。傲睨万物,逍遥一丘。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书潞则失涿,谓鹰则

海峤微茫那得到,楚关迢递心空忆。夕郎善画岩间松,远意幽姿此何极。千条万叶纷异状,虎伏螭盘争劲力。扶疏半映晚天青,凝澹全和曙云黑。烟笼月照安可道,雨湿风吹未曾息。能将积雪辨晴光,每与连峰作寒色。龙楼不竞繁花吐,骑省偏宜遥夜直。罗浮道士访移来,少室山僧旧应识。

水栅孤灯照客舟,江南谁解唱《甘州》。寻常醉赏尊前曲,何似今朝听得愁。

二十四番花信风,到头谁白又谁红。寻春不用苦我感,有酒且须时一中。吾辈於人长落落,浮生虽梦亦匆匆。未知今岁沧浯上,握手论心几度同。

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沈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渔蓑江上晚垂钩,艇子何如唤莫愁。相伴梅花开庾岭,宁将斗酒博梁州。夜归深巷闻惊犬,岁稔无人见佩牛。明日楼前增伟观,试看银海戏群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