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二

晓垂朱绶带,晚著白纶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两餐聊过日,一榻足容身。
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作品评述

《访陈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晨系上红色丝绦带,晚上戴上白色轻纱巾。
出门作为朝廷的客人,回来就成了隐居的野人。
一日中只有两顿简单的饭食,睡榻足够安身。
除此以外都是琐碎的事情,时常拜访老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官场中的喜怒哀乐和归隐田园的心境。他在官场上穿着华丽的红色丝绦带,代表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在回到家中后,他却戴上了简朴的白色轻纱巾,象征着他的归隐之态。白居易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和隐居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繁琐的事务,而归隐田园则能够获得宁静和自由。

赏析:
《访陈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和隐居生活的态度。诗中的红色丝绦带和白色轻纱巾象征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反思。他在官场中作为朝廷的客人,被繁忙的公务所困扰,而在归隐之后,他成为了一个隐居的野人,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诗中的两餐和一榻则表达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自足和满足。

最后两句“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表明除了这些琐碎的事情,诗人经常去拜访陈二,暗示了他寻求精神寄托和友谊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对比思考,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内心追求的渴望。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官场和归隐之道的思考和反思,展示了他们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树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

震动对艮止,革故继鼎新。饮啐随时义,天机信屈伸。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北风凛凛留高树,融雪涓涓聚小塘。三亩山园半春草,无人为结小丁香。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蚤向文科分甲乙,尝於命历校庚辛。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

弹压京畿贤大尹,藩宣上国古贤侯。

三载都门客,秋风忆故山。楚云装共薄,燕草鬓同斑。歌逐无鱼断,身随一雁还。祇应留滞者,别泪易潺湲。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遽看蓂叶尽,坐阙芳年赏。赖此林下期,清风涤烦想。始萌动新煦,佳禽发幽响。岚岭对高斋,春流灌蔬壤。樽酒遗形迹,道言屡开奖。幸蒙终夕欢,聊用税归鞅。

秋气肃金,秋晹鏖战。林间秋叶片片凋零,砌下秋虫声凄怨。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听得闻,觑得见,声前句后新罗箭。

褭褭东风吹水国,金鸦影暖南山北。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乌足迟迟日宫里,天门击鼓龙蛇起。风师剪翠换枯条,青帝挼蓝染江水。蜂蝶缤纷抱香蕊,锦鳞跳掷红云尾。绣衣白马不归来,双成倚槛春心醉。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一作说)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服膺师训毅名斋,观省无妨动与偕。只向此中窥所守,已知平日谨诸怀,器充宠博乾坤大,理析精微律吕谐。吾道古今穷不尽,一尊深夜讲朋侪。

忠信平生自可期,江神于我定相知。顺风鼓棹潮如席,世事由来支险巇。

看看静,见其端。星河斗湿,月窟蟾寒。体无棱缝,用绝痕瘢。不须喝彩还赢也,已见双双六在盘。

怀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世变急三峡,吾道蹇两当。起坐观列纬,翕箕正煌煌。游云起碧落,反覆变白苍。两仪浩无际,万期归渺茫。感此不成寐,振衣夜未央。思君见梁月,忽若堕我旁。月明照我心,知心岂寻常。浩歌自起舞,宵景何苍凉。墓梅萃彼鸮,葭露化为霜。难虫两得失,奚用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破囷供饭足,陋屋著身宽。小蹇勤刍秣,时时一跨鞍。

苍苔径入旧栽竹,树里桥横新凿池。丈室稳居清绝地,岂容支遁不能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