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作品评述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人南北分征路,
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
谩名长乐是长愁。

诗意:
这首诗以长乐坡为背景,描述了送别行人的情景。诗人观望着南北两个行人分道扬镳,身后的流水将东西两侧的宫沟连接起来。诗人在长乐坡前整日感到悲伤和离别的痛苦,他对长乐坡这个名字产生了深深的愁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伤感之情。通过描绘行人南北分离的场景,诗人展示了一个动荡时期的风景,时代背景下的离散和辗转。诗人以流水东西接御沟的景象,象征着宫廷的衰落和不断变迁的世事。长乐坡成为诗人内心长久以来的愁苦之所在,对他而言,长乐的名字不再代表欢乐,而是长时间的忧愁和离别的痛楚。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通过简练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慨。它展示了白居易擅长的直接而真实的表达风格,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忧思。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半生书剑孤心老,万里山川两眼醒。空向西陵问佳气,舜田禹穴草青青。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翱翔鸾鹤舞,清彻云璈声。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素秋来蕊馆,瑞祝达霄晨。蘋荐祠无饩,楼居地不尘。掷波琴鲤乐,傍畤汉鸡驯。此际清怀极,盈杯沆瀣津。

老去何辞嫌我真,疏帘元不隔红尘。春山染出还如笑,莫为栖栖也笑人。

平波映危碧,清景异尘中。雪霁寒侵郭,秋澄冷照空。眠云徒自乐,浮棹约谁同。幽趣何人识,搜吟愧远公。

乐和夙律,酒奠牧尊。神明斯享,礼盛难论。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望见杀竿回首去,脚跟三十谩轻酬。人言阆苑化千树,不直仙家十二楼。

内史书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千古会稽楷则,于今重见阴符。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笺云:阴阳初感处,天地未分时。言语既难到,丹青何处施。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有恨台瓜随蔓尽,无情涧藻与波沉。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则百斯男,周室以炽。天子万年,受兹女士。如姒事任,从以子孙。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

绿莺庭院燕莺啼。绣帘垂。瑞烟霏。一片笙箫,声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冰姿玉质自清奇。看孙枝。列班衣。画鼓新歌,喜映两疏眉。袖里蟠桃花露湿,应不惜,醉金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