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
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阵言。

作品评述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冬日西湖的景色。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云楼阁闹千门,
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
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
山色空蒙已敛昏。
乞得汤休奇绝句,
始知盐絮是阵言。

译文:
宝云楼阁热闹千门,
刚开始林静无鸟声喧。
闭户不要让风扫地,
卷帘间似有月垂前。

水光闪烁如碧浮,
山色渐渐褪去昏暗。
请赐一首汤休的绝句,
才知道盐絮是虚言。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雪中游览西湖的景色。诗中描绘了宝云楼阁的繁华,初冬时分的林木静谧无声,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风的担忧,希望不要让风吹进自己的屋内。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感觉到自己的窗前仿佛有一轮明月挂着。水面闪烁的光芒依然是湖水碧绿,山色逐渐从昏暗中变得清晰。最后,苏轼希望能得到汤休这位著名诗人的绝句,以验证盐絮这种言辞的真实性。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冬日西湖的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情感反应,表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苏轼以宝云楼阁闹热闹的场景开头,通过对繁华景象的描绘,与后文的冷静寂寥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他描述了初冬时分林木静谧无声的景象,以突出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苏轼表达了对风的担忧,他希望风不要吹进自己的屋内,这种表达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体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舒适的向往。

诗的下半部分,苏轼运用对比手法,以水光和山色的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幻。水面的光芒仍然是碧绿的,而山色则从昏暗逐渐散去,清晰可见。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幻,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心境的变化,从静谧中逐渐觉醒,寻找到内心的清明。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希望能得到汤休这位著名诗人的绝句的愿望。汤休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向他乞求绝句,既是对汤休才华的赞美,也是表达了苏轼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表达了对盐絮的怀疑,盐絮在此可以指虚假的言辞或不实之词。通过希望得到汤休的绝句,苏轼希望能找到真实的诗句,以证明盐絮的虚假性。这也暗示了苏轼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他渴望用真实和独特的表达来描绘自然和人生。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观察力。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思考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使整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廛居倦喧卑,区中憎狭隘。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西湖

十圣那能达此宗,要须历劫道方通。饥寒不认灯为火,空守门前草屋中。

西湖

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

西湖

至道之精以治身,推其土苴足经纶。矢诗自儆侬衰惰,未有工夫儆国人。

西湖

密依林谷远风埃,贞色幽姿不假裁。九畹久残犹有蕙,光风拂拂转香来。

西湖

江西采铜山未竭,南越熬波海将结。主人贪利不畏刑,白日持兵逾盗窃。铜私铸器盐夺商,死共吏争蛇斗穴。奸豪乘势倚蛮陬,劫掠聚徒成蚁垤。今虽驱翦岭下平,尚恐根存更生孽。因择健才通便民,付职与权将有设。秋香亭上共为宾,却作主人殊少悦。徂东走北十五年,只有山川看不别。

西湖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那知庾郎菜,地瘦饱金玉。不如学服气,清座了晨夕。尚余烟月债,驱使入吟笔。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借车得时诣,谬窥文字籙。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挥毫写珠玉,治郡盖余力。不羡江千万,不慕

西湖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岩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

西湖

独入玄宫礼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九江太守勤王事,好放天兵渡要津。

西湖

宰县殊无补,初心复负书。极知通一艺,苦恨乏三徐。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已拚双鬓白,未必古人如。

西湖

小楷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西湖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仍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西湖

开箧泪沾襦,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见紫云车。

西湖

龙香熏被罗屏绕。任窗外、风儿峭。鸳枕梦回鸡唱晓。丫鬟惊笑,琼枝低亚,错认梅花老。红炉兽炭装还倒。强梳洗、忙将黛眉扫。贪趁清欢争怕早。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

西湖

绵霜历雪忿开迟,风笛无情抵死吹。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

西湖

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

西湖

鸥鹭元相得,杯觞每共传。芳游春烂熳,晴望月团圆。调笑风流剧,论文属对全。赏花珠并缀,看雪璧常连。竹寺荒唯好,松斋小更怜。潜投孟公辖,狂乞莫愁钱。尘土抛书卷,枪筹弄酒权。令夸齐箭道,力斗抹弓弦。但喜添樽满,谁忧乏桂然。渐轻身外役,浑证饮中禅。及我辞云陛,逢君

西湖

客来借毡看,笑指一书策。不管卖不行,且图偷不得。

西湖

华表峨峨有夜霜,海天愁思正茫茫。遥知汉使萧关外,泣上龙堆望故乡。

西湖

道原自天出,尧以是相传。曰孝悌而已,人人具此天。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