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八首

观音门普普门收,才著襕衫便不羞。
昨夜猿啼新岭上,今朝鹤唳古溪头。
恶风飘堕回光息,欲火焚烧当处休。
璎珞受来都不用,平生活计冷湫湫。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颂古二十八首

观音门普普门收,
当年才著襕衫便不羞。
昨夜猿啼新岭上,
今朝鹤唳古溪头。
恶风飘堕回光息,
欲火焚烧当处休。
璎珞受来都不用,
平生活计冷湫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道川创作的一首颂古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冷峻看法。

诗的前四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观音门众人收拾普普般东西的形象,表达了对当初将佛门教义脱离世俗束缚的崇拜,提出自己不再为凡俗之衣所羞愧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昨夜猿在新岭上啼叫的情景,与今日鹤在古溪头鸣唤的景象,借此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接着,诗人用“恶风飘堕回光息,欲火焚烧当处休”来揭示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心的煎熬。恶风象征着邪恶势力,飘堕于回光之中,暗指社会现象的堕落和失去正道价值观。欲火则代表着人们对财富权力的欲望,焚烧着一切,表达了对纷繁物欲的厌倦和寻求宁静的愿望。

最后两句“璎珞受来都不用,平生活计冷湫湫”则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权力和物质欲望的淡漠态度。璎珞象征着富贵权势,受来却是无用的,平生的活计却是冷冷清清,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离世俗之喧嚣的冷静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冷漠态度,反映出了宋代士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西风骚客倦游吴,吊古心怀此暂舒。鬼籙久应除佞嚭,民思今果庙神胥。虽然邪正皆归死,奈有忠谗各异书。回首旧江江水在,怒涛犹是不平初。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一片中原万里馀,殆非孱德所宜居。夏商正朔犹能布,汤武干戈未便驱。泽火有名方受革,水天无应不成需。详知仁我为心者,肯作人间浅丈夫。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王莽欲为先与草,董贤将过自迎门。省中树木何闲事,却对妻孥不肯言。

天外鸟归尽,川原月上初。落花孤屿寂,残烛短篷虚。异语闻商税,长歌识夜渔。因悲湖海迹,已是十年余。

梦回一灯翳复明,卧闻湖上渔歌声。呜呜乍低忽更起,嫋嫋欲断还微萦。初随缺月堕烟浦,已和残角吹江城。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放臣万里忧国泪,戍客白首怀乡情。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巴巫竹枝短亭晚,潇湘欸乃孤舟横。世间此恨故相似,使我百感何由平!

翠华东幸缔和盟,从此君王罢北征。宿卫周庐无处所,野人畦菜傍宫城。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又到黄昏别有天,落霞明水月衔山。乱烟远树供诗卷,浊酒狂歌伴醉颜。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佳人何日重逢。问还肯扁舟载酒从。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空回首,

翠崖千尺峙云高,楼殿翚飞压巨涛。槛外回峰自连首,只因潭下有灵鳌。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花外廋楼月,莺边吴宫柳。我欲问废兴,春风独无口。

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经营将有赋,零落不成思。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

绛帷犀镇绣帘低,翠竹龙香锦帕齐。百柂琼艘倾竹醖,千年眉寿辑萱闺。堂东已见床堆笏,庭下行看玉满畦。岁晚逢春知有意,天教齯齿受新禔。

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它年谨勿如张禹,帝问床前谬不知。

失笑王三,元当幼小,典了身体。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寻归计。独担辛苦,为谁欢乐,决要捡抽文契。这工钱、不曾取过,从前并无绾系。锐然走出,没人拘管,欣许深要固蒂。水畔云边,风前月下,占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珑清爽,复人烂银霞际。一团儿、红囗炎炎,就中妙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