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庵二首

城中太守的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
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作品评述

《光禄庵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中太守的何人,
林下先生非我身。
若向庵中觅光禄,
雪中履迹镜中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城中的太守(官员)和一个居住在林下的先生(文人)之间的对比。诗人表明自己并非太守的身份,而是一个谦逊的文人。他表示,如果要找到真正的光禄(指高官厚禄的象征),应该去光禄庵(佛寺名)寻找,而不是在城中的官场上。他用“雪中履迹镜中真”这一形象来表达,真正的道德和价值观应该是内心清白的,而不是外表的权势和利益。

赏析:
《光禄庵二首》是苏轼自嘲的作品,展现了他的豁达和对官场权势的淡漠态度。通过对城中太守和林下先生的对比,苏轼表达了自己对官僚体制的不屑和对自身身份的自省。他不愿意被官场的权力所束缚,更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真实。

诗中的“光禄庵”是一个佛寺的名字,而光禄一词在古代常被用来指代高官厚禄的象征。苏轼把光禄庵作为一种理想的象征,暗示官场的权力与名利相比,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真实更为重要。

通过“雪中履迹镜中真”这一形象,苏轼表达了他对真实和清白的追求。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品德应该是内在的,而不应该被外在的环境和权力所左右。雪中的足迹是不容抹去的痕迹,而镜子是无法掩饰的真实映像,这暗示了苏轼追求真实和正直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权力和地位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内心真实和清白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的独立思考和反思精神,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自嘲和自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定数无过偶与奇,达人处顺更安时。不於椿菌量长短,岂为彭殇较疾迟。虽是一时身有疾,行开九秩寿无期。外生六十头先白,杖屦相从最得宜。

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祗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

木落见江空,星回属纪穷。畏途兵杂盗,急景雪妆风。问学嗟游子,论交愧老翁。归来富千古,此理此心同。

兰釭背壁影微微,千里天涯客梦归。一夜海风声不断,晓来寒叶满庭飞。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

此景元来已不凡,高人那更说尘寰。清幽爽垲舒情思,频赏无非吏事閒。

梅雪弄芳馨。饯日迎辰契月蓂。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

七曲催船快上滩,好山留与漫郎看。经行雪瀑仙屏下,恍记齐云夜帐寒。

勿谓善戏谑,於我固何尤。要知外不严,中为之所流。

巴西地不爱其珍,山影溪光辄自陈。霜后竹饶松意气,雨余花夺草精神。千斯态度出天功,百尔光华归色尘。好事至人宁外慕,反身元自有真春。

松风四山来,清霄响瑶琴。听之不能寐,中有怨叹音。旦起绕其树,磈砢不计寻。清音可敷席,有酒谁与斟。由来大度士,不受流俗侵。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空城唯白骨,同往

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聚。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三千里外人,梅下忽逢君。共对鸦山月,如依雁荡云。命奇星主弃,心白老天闻。贳酒百耽饮,烦渠御瘴氛。

识破人间伪与真,自怜扰扰百年身。谁教来作剖符客,仍更去为分阃人。故里溪山空入梦,旧家亭馆想生尘。愿言天意终从欲,归去林间度几春。

老我相逢还一笑,杯盘草草自家风。从人漫说侯鲭好,难与耆英菜味同。

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