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巩县

昭陵落月烟雾昏,篝火度谷行山根。
投鞭委辔涉数村,寤出巩县城东门。
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流浑浑。

作品评述

诗词:《出巩县》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昭陵落月烟雾昏,
篝火度谷行山根。
投鞭委辔涉数村,
寤出巩县城东门。
向来宫阙不可见,
但有洛水流浑浑。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被昭陵的烟雾遮蔽,
篝火照亮了山谷和山脚下的路。
驱马投鞭穿越了几个村落,
我从巩县的东门醒来。
一直以来,皇宫与朝廷无法看见,
只能听到洛水悠远的流淌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安石离开巩县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中以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于宫阙的无奈之感。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昭陵附近的景色,月亮被烟雾所遮蔽,使得景色昏暗不清。接着,诗人提到篝火,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路途。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骑马离开巩县,穿越了几个村落。投鞭委辔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急切离别的情感,他毫不犹豫地向前驰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巩县后的感受。诗人说向来宫阙不可见,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无法得到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他在离开后仍然能够听到洛水的流淌声,这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运用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人生困境的感慨。诗中的洛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宽广,与诗人内心的彷徨和无奈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情感的张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废苑荒凉官树老,春雨濛濛长芳草。翠石玲珑绾毒蛇,土花乱贴榆钱小。犹忆建炎南渡时,五云护拥蛟龙旌。金舆玉辇事游幸,名花不待东风吹。紫霞蒲萄动春浪,腰鼓腾雷盘锦杖。千官景从轩冕入,歌声婉转青天上。阊闾新启铜龙楼,长江万里为鸿沟。中原北望草木秋,王孙不识山河愁。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五蕴山头云叆叆。遮藏心月无光彩。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广大智慧,具慈悲心。菩萨之心,如月在水。水性无边,照亦不已。我同众生,恭仰相貌。誓同一切,行菩萨道。

经营得要领,呈露入轩闼。迢迢括苍山,虬龙南北环。中含七邑壤,下注溪流湾。昔楼已据胜,今楼与名称。东西倍轩豁,高下增比兴。极目送朝宗,目穷波未穷。万里出寸碧,千里来雄风。地迥月偏蚤,草绵心易忡。窗影射朝白,檐牙留晚红。村村辨回互,树树分玲珑。长烟低抹岸,远水

秋到天公日日阴,林间厌听鹁鸠鸣。向来南亩频忧旱,此去西成只欠晴。檐有漏痕看菌出,径无行迹认苔生。夜窗细诵秋阳赋,才谢坡仙和不成。

将军材气旧无双,老矣犹思强挽强。金厩愿乘千里马,玉关归奉万年觞。受降城下沙场雪,无定河边木叶霜。赠我良弓借余勇,君应真胜楚人亡。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杯渡当过白鹭滩,石城春气尚微寒。公台谒罢如乘兴,试访南朝事迹看。

一点春山一点愁,一丝暮雨一声鸠。病中况更缘诗苦,夜去可堪无酒休。

一生不信有金芝,今岁庭前碧玉枝。只恨相看无一语,恍如月下对桓伊。

世路风波不见君,愁肠暗写共谁论。迅雷才震清飚起,白日一天星半分。

别久相思今见君,近诗盈轴语弥新。雄妍不用近时律,温厚初还上世淳。少与多仇身踽踽,乐天知命志申申。才高所寓皆高趣,气古斯能似古人。句有万锺辞禄意,衣无一点污人尘。中山可鄙魏公子,谷口全如郑子真,珍重遗音清庙瑟,萧条寡和郢中春。谁同杜老知无敌,会有君山谓绝伦。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重屋雕甍势欲翩,睿题藻翰揭中天。只缘吉德存方寸,廼尔丛霄格大圆。传自孔门皆一道,稽诸说命合三篇。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有司开化炉,熔铸要精处。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书生家风寒,仆马

穆穆太阴,礼严妹事。壁玉华光,推经主对。十二周天,几乃有终。尽有备物,莫报元初。

高氏八千石,驺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锦绣里家乡。谁识书生心事,各要济时行已,肯顾利名场。用我吾所欲,不用亦何伤。汉嘉守,凡阅历,几麾幢。便教入从出节,都是分之常。但愿国安人寿,更只专城也好,不用较强梁。准拟耆英会,倚杖看人忙。

五松小姑龙帝女,绰绰飞珰夜行雨。天吴移海醉不归,江色千年作谁主。漂星辗月流翠滑,青霓曳裾玳窗八。同心镂结寄玉郎,复叠毾?制霞袜。玉罂转水月独漉,綷縩香裾蹙兰屋。闲掷明珠赠宓妃,一片长眉写新绿。罦罳瑶殿罩何年,排空凤管冲九天。割鲜不食起鸣弦,水波帖玉无惊烟。

平生栖息地,往往旋修筑。为怜双净眼,不肯受羁束。官居凿小轩,容膝盖已足。於焉得逍遥,风视聊自牧。廓廓乾坤大,冥冥鬼神服。是心不违仁,如种五穀熟。乃知穷且贱,未必不为福。朋僚饷新诗,句法惊小陆。秀色增云山,荣光发林木。何妨曳杖来,斯乐未敢独。清谈可以饱,岂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