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答二吴书

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
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
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
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

作品评述

诗词《木犀答二吴书》是宋代王遂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窟何因左右探,
犹容坐客竞跻攀。
浑疑移种从天上,
又似分香入酒间。
每为高秋成感慨,
却□清味得幽闲。
先生燕坐真奇绝,
愿作淮南庾子山。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木犀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的深情与思考。作者从月窟中的木犀花开始,想象坐客们竞相攀爬花树的景象。他觉得这些花移植的样子迷糊,好像从天上移动过来,又仿佛分散了香气进入了酒间。每到深秋,作者总会被木犀花的香气所感动,而享受到一种幽闲清雅的味道。他对这位先生的坐立姿态非常奇绝,希望能成为类似庾子山般的人物。

赏析:
《木犀答二吴书》以木犀花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秋晚景象。通过对木犀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木犀花吸引人们的场景。接下来的两句“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则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迷糊的感觉,给人一种虚实难辨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表达了作者每到秋天都会被木犀花的香气所感动,而享受到一种幽闲清雅的味道。最后两句“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则展现了作者对坐者的赞称,将自己的向往寄托在庾子山身上。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通过对木犀花的描写展现了浓郁的秋天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情感的诉求,给人以深思。

诗词推荐

物理本不齐,杂然各异分。参伍宁无疑,要在审所问。

两仪坤载厚,四海母仪深。愿上菖花酒,年年圣子心。

皇都初度腊,凤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仗凝霜彩白,袍映日华红。柳眼方开冻,莺声渐转风。御沟穿断霭,骊岫照斜空。时见宸游兴,因观稼穑功。

秋水迢迢诗思清,秋阳杲杲道心明。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行。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雇无人下渴鸦。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黑风吹海立,云水渺三韩。蓑笠渔舟里,无心下钓竿。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枕上惊新岁,花前念旧欢。是身老所逼,非意病相干。风月情犹在,杯觞兴渐阑。便休心未伏,更试一春看。

云章华阁照明时,朝野如今尚采诗。紫府祗因通夕梦,永平从此失朝饥。似闻令子心传印,便有行人口似脾。还许秫田分靖节。黄花重九醉东篱。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目欲穷千里,楼头著意看。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主人还解事,容我恣凭兰。

刮地晴飙退海痕,出门无扇可障尘。麦粘瘠土何时雪?梅糁疏林昨夜春。天镜风烟疑梦事,鬓霜时节尚官身。裹章束带朝还暮,惭愧青鞋紫领巾。

河东有贤守,帝念不能已。欲置之大夫,徵轺疾于水。留邸月馀罢,君恩讵可恃。召以一人誉,去由一人毁。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向。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期。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帝猷符广运,玄范畅文思。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创封超昔夏,修禅掩前姬。东后方肆觐,西都导六师。肃驾移星苑,扬罕驭风司。沸鼓喧平陆,凝跸

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万水千山,两头三绪。凭高望断迢迢路。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步步金莲,朝朝琼树。目前都是伤心处。飞鸿过尽没书来,梦魂依旧阳台雨。

数亩萧疏一径宽,散飞香雪遍林端。应思处士桥边路,吟绕横枝月影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