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囊底诗成无卖处,床头金尽已多时。
元龙豪气依然在,惯守清贫岂足悲。

作品评述

诗词:《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庚

中文译文:
囊底诗成无卖处,
床头金尽已多时。
元龙豪气依然在,
惯守清贫岂足悲。

诗意和赏析:
黄庚的《杂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作无人欣赏和财富耗尽的无奈与思考。诗中的“囊底诗成无卖处”揭示了诗人的诗作难以售出,没有人愿意欣赏和购买。而“床头金尽已多时”则表示诗人的财富早已消耗殆尽,表明他生活贫困。然而,诗中的“元龙豪气依然在”表明诗人内心依然怀揣着豪情壮志,他并不因贫困而丧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激情。最后一句“惯守清贫岂足悲”则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坚守,他并不以贫穷为悲哀之因,而是坚守自己的清贫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庚的人生感慨和对贫穷的态度。诗人通过揭示自己的诗作无人欣赏和财富耗尽的状况,表达了自己的困境和无奈。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放弃,他仍然怀揣豪情壮志,坚守清贫的生活态度,并以此表达了对贫穷的一种豁达和宽容。整首诗抒发了黄庚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诗歌创作和清贫生活的坚持和热爱。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时节近元宵,天意人情都好。烟柳露桃枝上,觉今年春早。遏云一曲凤将雏,疑是在蓬岛。玉笋扶杯潋滟,愿黑头难老。

苍崖中断一溪来,迤逦人家向水开。尽日烟云迎旆去,满泷铙吹引船回。虚斋昼梦鸣禽下,别坞春游画角催。莫怪杜郎题处少,更留佳致待清才。

妾能擫赵瑟,旧得君王眷。更衣直夜房,侍酒登春殿。出宫非故颜,里妇犹相羡。丛台罢往梦,破屋流萤见。末路多若斯,纷纷贵成贱。

姓名久已御屏间,合上锋车入帝关。岂有荐书喧笔橐,但留声价惠江山。簿书袖手诗还在,出处忘情意自闲。不分爱江楼下水,隔人无计可追攀。

先生怜我欲归休,为我添钱买小舟。老去尚余州县业,见来便起江湖秋。有名如合称聱叟,无梦焉能卖直钩。他日相随鸥鸟外,短篷烟雨醉懵头。

随风柳絮轻,映日杏花明。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兰桡画舸转花塘,水映风摇路渐香。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枕上觉,窗外晓。怯朝光,惊曙鸟。花坠露,满芳沼。柳如丝,风袅袅。佳期远,相见少。

渔郎妙手绝多机,一网收鱼未足奇。刚向人前撰勋绩,不教速得只教迟。

转地倾荆水,连天涨洞庭。势疑吞郡邑,怒欲辟雷霆。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搣搣败叶飞,黯黯寒云低。村墟与市里,触目一惨凄。今日病体轻,驾言适城西。丹柿满野店,青帘出江堤。猎骑载雉兔,樵檐悬鹑鸡。居人各自得,使我念故溪。故溪不敢说,况复朝金闺。伤哉啮雪翁,岁晚犹牧羝。下愚不自还,大惑终身迷。君恩何由报,力耕愧黔黎。

三年不归寝,至性切於亲。不信沙陀种,还生如此人。

成都春事早,开岁已暄妍。爁尾传杯後,遨头出郭前。争门金騕褭,满野绣辎軿。白发花边醉,何妨似少年。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过。寒蝉吴客赋,衰凤楚狂歌。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蓑。

马如游龙车若水,刘郎周郎玉相倚。柔风暖日故蒸春,紫燕黄鹂自相语。先生染笔写乌丝,美人持杯唱《金缕》。醉来为爱落花多,急扫苍苔坐红雨。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疑师得仙去,白日上蓬莱。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遶栏干一百回。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吟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白门连岁值饥荒,十载良人旅朔方。顾影自嗟还自笑,妾身嬴得是糟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