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感怀

征袖翩翩浥泪痕,别离无计但销魂。
应嗟不及墙东柳,岁岁春风在故园。

作品评述

《立春日感怀》是明代诗人陈荐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袖翩翩浥泪痕,
别离无计但销魂。
应嗟不及墙东柳,
岁岁春风在故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立春这一特殊日子里,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的感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离别时的无尽悲伤和眼泪的痕迹。他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任何方法来减轻这种销魂的离别之情。他感叹道,与墙东的垂柳相比,他的离别之苦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每年的春风依旧吹拂在他故园的土地上,令他更加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词句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诗人对离别和乡愁的深切体验。首句“征袖翩翩浥泪痕”,通过描绘征途上袖子飘扬时留下的泪痕,生动地表达了离别之时的悲伤之情。接着,作者表示无法找到任何方法来减轻这种销魂的离别之苦,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中的“墙东柳”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代表着诗人的故园。作者感叹自己的离别之痛与垂柳相比微不足道,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岁岁春风在故园”,通过描绘春风吹拂在故园之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诗人在远离故乡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春天,这种思乡之情更加加深了他的离愁。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故乡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个人情感,唤起了读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使人们对离别和乡愁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清凉解洗枝头露,变更能飞钵底龙。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醉轻浮世事,老重故乡人。

六月之雨田成溪,七月之旱烟尘飞。眼中收拾不十年,未议索饭儿啼饥。夜点松明事冶谷,规避债家相迫促。平明排闼自分沾,渠更舞权还不足。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经月龙钟少下床,土花上壁笋穿墙。不知老去无筋力,犹自支吾探海棠。

接花莫接南北枝,姑射仙人冰雪肌。一尘不食自然瘦,红红紫紫糠籺肥。

一春略无十日晴,雨脚才断云已生。奇葩摧败等青苋,嘉榖漂荡随浮萍。书生病卧苔及榻,湿薪燎衣熏欲盲。腰顽足痹空叹息,咫尺不得行中庭。读书窗黑不见字,弹琴弦缓那成声。老盆泽酒且复醉,两部鼓吹方施行。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跻攀一何苦,政坐受山癖。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至今梧竹阴,列屋棲禅寂。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寒灰暗青灯,偶坐

少壮登山脚似飞,张弓安肯拟狐狸。老来犹向儿孙放,放著南山射虎时。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剥啄无嗔叩户频,要听论古诵诗新。百年风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敢谓投心似胶漆,故知与世若参辰。如公接物何多得,岂复畏人嫌我贫。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忆在先朝日,曾沾侍从恩。鸾舆归寂寞,凤质俨生存。夕日昏阡树,春风长涧蘩。祠官如可乞,长奉泰陵园。

头戴花枝学后生。

名章络绎走陪台,得对春风一笑开。楼外未知明月出,袖中疑有夜光来。秀如王子登门竹,味胜曹公止渴梅。已向歌谣挹和气,预知丰稔变污莱。

千林脱落群芳息。有一枝先白。孤标疏影压花丛,更清香堪惜。吟情无尽,赏音未已,早纷纷藉藉。想贪结子去调羹,任叫云横笛。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春光放尽百花房,开到林擒与海棠。青却子城千树柳,高枝犹有一梢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