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因寺

山行诘曲到禅林,台殿丹青岁月深。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扑衣襟。
客尘冉冉凌清思,俗状纷纷费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寻。

作品评述

《胜因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天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行曲径通向禅林,
殿宇画帷岁月深。
轻薄的晚春带来寒意,
翠绿的树叶拂过衣襟。
尘世的琐事掩盖了清心的思绪,
世俗的繁忙使人费尽心力来苦思。
如果能有一片山丘容纳我老去,
我将带着拐杖去追寻幽静的事物。

诗意:
《胜因寺》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诗人来到了一座禅宗寺庙。诗中通过描写寺庙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现实世界的繁忙和纷扰。诗人希望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地方,远离尘嚣,安享晚年。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山行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宜人的自然环境中。禅林寺庙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寒意和翠绿的树叶与读者的感官联系起来,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了对世俗繁忙和纷扰的不满。他用“客尘冉冉凌清思”来形容世俗琐事的阻碍,表达了对心灵的清净与思考的渴望。他抱怨社会的繁忙使人们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内心的深思熟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宁静的地方,以便安享晚年。藜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行走的辅助工具,也暗示了诗人步入晚年的意味。整首诗以静谧的氛围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胜因寺》通过山间行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忙的反思。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境界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思考的氛围。诗人最终表达了追求宁静和自我寻找的愿望,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忆昔咸阳初买来,灯前自绣芙蓉带。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閒味西征录,霜橙嚼脍虀。俊声压湖北,诗派接江西。镇日心相忆,何时手重携。相期一樽酒,重与叩云溪。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空识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殁李华文。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四万义军同日尽,世间儿子漫纷纷。

楚枫丹外客颿稀,水拍长天雁字垂。乐事喜逢千日酒,凭高正在九秋时。吴歈调笑歌杨叶,蛮鼓{左金右坚}闳引柘枝。使骑相逢且留饮,行看卓马辔如丝。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同袍不得同游玩,今对春风日又斜。

仙经无限意,龙虎返丹砂。采缀阴阳理,终期岁月赊。求来皆有应,不信固难夸。忙说闲清境,真诚悟几家。

故人贻我壁间诗,何处飘零负此期。蹭蹬我今惭薄宦,飞腾君合趁明时。虽然不用逢人说,老矣何庸觅世知。借问还家底为计,儿能樵木妇能炊。

东风动地只花发,渭城桃李千树雪。芳菲可爱不可留,武陵归客心欲绝。金华省郎惜佳辰,只持棣萼照青春。君家自是成蹊处,况有庭花作主人。

山观海头雨,悬沫动烟树。只疑苍茫里,郁岛欲飞去。大块怒天吴,惊潮荡云路。群真俨盈想,一苇不可渡。惆怅赤城期,愿假轻鸿驭。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椶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下车遥想无余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边州独夜正思乡,君又弹琴在客堂。仿佛不离灯影外,似闻流水到潇湘。

梅磵先赓三体句,靖庵又和五言诗。不知二稿流传后,能续君诗更有谁。

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融融洩洩非烟雾,金门玉堂严陛枑。上帝高居朝百灵,神人真官俨无数。九华种德萱堂仙,许傍红云听韶頀。琼林宴罢偃霓旌,诏赐麒麟引归路。似牛非牛斯何祥,梦觉生此玉树郎。渥洼汗马实非马,洛洞髯珠谁谓羊。天上真龙世莫测,例晦头角韬晶光。梦中这牛颇类此,岂果噉刍甘服箱。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马向铺钱埒,箫闻奏玉台。人疑卫叔美,客似长卿才。借问游天使,谁能取石回。

修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锦衣戍卒竖霜矛,弹压盐丁过岭头。三月闻韶堪叹息,南中还是一年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