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昭叙供备宴别湖亭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作品评述

《次韵李昭叙供备宴别湖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池亭雨过一番凉,
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
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
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
不须遗念属清湘。

诗意:
这首诗以一幅别离之景描绘了作者在湖亭上举行酒宴时的情景。雨过后,池亭清凉宜人,坐在旁边的客人身着华丽的服饰。作者不禁感到行人离别的离恨之情,然而他又贪看着积水中照耀的宴席灯光。整个宴会场面热闹喜庆,人们欢笑声不断,而作者远望江湖,心中的思绪却更加长远。最后,他宣告要回到伊川这片自由潇洒的土地上,不再牵挂清湘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雨过后的清凉池亭和映照宴席的积水,烘托出别离时的离恨之情。其次,通过客人的华丽装束,进一步烘托出宴席的热闹喜庆,与作者内心的离愁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的思绪更加远大,他通过极目远望江湖,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关切。最后,作者表达了回归伊川的决心,放下对清湘的牵挂,追求自由潇洒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立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离别情感的同时,又透露出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初疑瓠子堤决,又恐娲皇石穿。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

阆风元不隔扃扉,桑柘筠匼匝围。溪贯一原藏曲折,山罗万象欲腾飞。仙坛起雾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寂寂幔亭天籁息,笙箫疑向夜深归。

奈愁又、愁无避处,愁随一线□长。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露荷不肯附绿涨,石榴自欲当朱明。我无一物与君别,持此荐以双玉瓶。榴花结子荷成的,定亦扁舟去为客。良集偏於吾悲悭,新功或向他山得。我歌虽短声苦长,君不能饮酒满觞。申公何在丽泽死,又送冥鸿谋稻粱。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把荆钗下远滩。

顽皮老虎卧林丘,一任傍人放滴油。满肚只因曾饱肉,纵加呼唤懒抬头。

先生天下名,有耳谁不知。区区以蠡测,于海徒赘辞。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文章起婴慕,德行随萧规。昨闻挂衣冠,固共识者疑。岂期平生学,终郁海里施。先生健而武,神志元未衰。每登渔隐堂,再拜奉履綦。留我坐终日,诲我忘其疲。送我出重门,行步又若飞。或捉笔大书,或脱

不识康庐真刺史,可怜德佑假平章。木绵老鬼死遗臭,万古秋崖姓字香。

旋捣香杭炊玉粒,饱肥鲜鲫脍银丝。它年虚费太官粟,到得江头已恨迟。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寤寐曹刘不解忘,双眸炯炯月中霜。高吟出轴茧丝富,雅思萦春柳絮香。后进推排唯我拙,前人准拟觉君长。只今天下多名士,深谢新篇掷夜光。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梅风吹粉,柳影摇金。渐看春意入芳林。波明草嫩,据征鞍,晚烟沈。向野馆、愁绪怎禁。过了烧灯,醉别院,阻同寻。琐窗还是冷瑶琴。灯花灺也,拥春寒,掩闲衾。念翠屏、应倚夜深。

一来一往几车马,可北可南多路岐。莫待迷途重回首,未曾差处着思维。

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后之学者谁其似,又说陈公政有声。

乱花飞絮。又望空斗合,离人愁苦。那更夜来,一霎薄情风雨。暗掩将、春色去。篱枯壁尽因谁做。若说相思,佛也眉儿聚。莫怪为伊,底死萦肠惹肚。为没教、人恨处。

正看飞雪暗江天,不觉新春已粲然。花气袭人娱独夜,雨声遶舍送丰年。樵风未改山川旧,褉事空悲岁月迁。一榼可营身尚健,故应先治下湖船。

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