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作品评述

诗词《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讲述了杜甫在自己逐渐年老、境遇陷困的时候,送别了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诗意:这首诗以两位学士的作品书法才华来象征他们的德才,并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景仰之情。诗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年老和贫困的感叹,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这首诗以杜甫独特的写景手法,描绘了自己的境况和心情。诗中既有对两位学士的赞美,也透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杜甫将自己的命运比作一只途穷的阍阍(古代守卫城门的人),寄望于天象和诗词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僚体制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整首诗以五绝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文辞典雅,意境深远。

中文译文: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朝代将到盛年之时,道路无处可逃避,只得停在城门守卫的地方。
气势冲天,令星象为之变动,词句表达着对帝王的崇敬。
天已经沧桑,却才刚刚开始著书立说;春官会验讨论著名文人的作品。
倚风夜深,随风将鸟儿的歌声带到了遥远的龙门。
竟然和凶恶的蛟螭混杂在一起,只听到普通鸟雀的叫声。
青天仍然广阔无边,但仍然被势力所束缚;高山不会倒塌,也无法翻转自身。
儒学难以再起,家族的声名却已经流传开来。
故土山多草药,让我怀念起那个胜地;想要整顿心神,回到故乡的旗帜下。
长久以来,一直怀念着被禁止进入的宫廷。
我虚伪地自称有三篇佳作,无法道尽两位学士对我的恩情。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命驾相思不为名,春风归骑出关程。离堂莫起临岐叹,文举终当荐祢衡。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恣态,看不足、咏不足。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今夜梦、难拘束。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为问中郎昔抗忠,力箴颇牧不能庸。如今疆场多尘扰,颇牧还能容不容。

壮士如今烂莫收,尚思抽矢射旄头。不堪苦雾侵衰鬓,稍喜和烟入戍楼。万里中原空费梦,三春胜日偶成游。青松远岭偏惊眼,薄晚阑干更少留。

珠零醇碧郁春槽,矫首梅林釂自陶。横槊未应随李广,团词亦足拟王襃。俯从觞咏山阴禊,遥说笙簧锦里遨。取次难论御戎策,岂知蛙臛鱣鲭臊。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流年与我同。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予与刘器之同发虔州,江水忽清涨丈余,赣石三百里无一见者。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独游清都,作此诗。?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箠辔高。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於此亦徒劳。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他日寄声能问我,应从锦水至江皋。

风不能调碎玉声,宫商滥奏竟难名。谁家稚女敲言响,一曲从头学不成。

绮筵无处避梁尘,虞姹清歌日日新。来值渚亭花欲尽,一声留得满城春。

战败不羞走,谁为知我深。叔知我有母,亮我走时心。

秦中欢喜迎吾祖,知道官家不用兵。今日曾孙何所负,华山芋蓣自多情。

鹭鹚立雪非同色,镜裹色空谁间隔。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楚客怨青蘋,吴侬爱紫莼。扁舟难共载,羞杀渡江人。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轻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帏、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闲翫正严凝,神和澹镜澄。至清无隐物,微暖不生冰。派想河难杂,源疑济是朋。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逗石声偏响,烹茶味更增。四溟终必到,八封内先称。气逐岩云起,纹随竹吹兴。戏游鳞未化,呼饮鸟相应。静乐惭非智,成章愧不能。终朝临处处,虽浅亦兢兢。

阿监当头送好音,羊车行处载鸾衾。朝来领取铺宫例,御帕亲封少府金。

宿雾恋乔木,落花粘瘦枝。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来时。霁月成相约,凉风解见知。僧房安一枕,海气濯冰肌。

瞎堂一句分三句,纯钢打就生铁铸。半夜乌龟脱壳飞,星罗云散无寻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