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大热

促促客行远,悠悠山路长。
南归当六月。
复值此骄阳。
祝融秉炎火,清晓升扶桑。
流焰缎地精,兀兀驰涧冈。
篮与如入焙,坐席似探汤。
晴瞳熨不醒,背汗雨洋洋。
否闷几至死,忍渴尚徘徊。
愿借万里云,蔚蔚排穹苍。
护彼三足乌,潜行天中央。
继之以冷风,淅淅吹衣裳。
岂独一身轻,与物共清凉。

作品评述

《途中大热》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旅途中的炎热天气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酷热天气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行走在路途之中,客人匆匆远行,山路漫长而悠远。南方的归程正值六月,却又遭遇这骄阳的炙热。祝融神秘地掌握着炎热之火,清晨的阳光升起在遥远的东方。炽热的火焰在大地上流动,奔腾的热浪穿过幽深的峡谷。像进入烤炉一样,篮子里的东西都变得炙热,坐下来的席子也像探入滚烫的汤中。明亮的瞳孔都被热浪熨灼得无法清醒,背上的汗水如雨般汹涌流淌。无法摆脱这种闷热,仿佛忍受着即将死去的折磨,口渴却犹豫不决。多么希望能够借助万里的浮云,蔚蓝的天空无垠无际。保护着那只三足乌鸦,它悄然飞行在天空的中央。接着来的是一阵凉风,轻柔地吹拂着衣裳。这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轻松,而是与周围的万物共享清凉的感受。

诗意:
《途中大热》以山路旅行中的酷热天气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炎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诗词中的炎热景象通过描写火焰、热浪和骄阳等形象来展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炎热的不适和困扰。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渴望凉爽的浮云和凉风,以及对自然界中清凉元素的描写,传递出对于凉爽和清凉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途中大热》通过对于酷热天气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炎热的真实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如炎热的火焰、流动的热浪、炙烤的篮子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受到的酷热困扰。这种真实感受通过对比而显得更加强烈,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的不适和焦躁。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又展现出了作者对于凉爽的向往和渴望。通过对浮云、凉风和清凉元素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对于凉爽和清凉的渴望之情。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于身体上的解脱,更是对自然界中清凉与舒适的向往。通过对炎热与凉爽的对比,诗词传递出对于舒适和宜人环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炎热和困难时对于凉爽和舒适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炎热的旅途为背景,通过对炎热景象的描绘和对凉爽的渴望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炎热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对凉爽与舒适产生共鸣。这种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体验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道胜富如贫,亭临颍水滨。一瓢思祖德,三径与僧邻。虚白虽同性,丹青不似身。趋庭知有子,下榻岂无人。纫佩兰多老,成蹊李尽珍。开筵回雪少,联句聚星频。家谱书难备,州图画不真。遥题应未的,莫把刻贞珉。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更无一个子规啼,寂寂空山花自飞。啼得春归他便去,元来不是劝人归。

绿阴驰道绕隋宫,拂雨撩烟送晚风。万树千条都折尽,不堪回首画桥东。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怪石从巉岩,势距三峰止。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绵绵亘不断,小峰平而峙。名虽汉代立,山自开闢始。我来春雨馀,峰色有如喜。绿鬟光可鉴,栉沐初出水。飘渺三仙人,婆娑一老子。情知隔凡圣,颇亦达生死。埋金何必问,采药聊复尔。洞孔滴丹泉,手掬

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东。山川犹有灵,佳气何郁葱。顾我巾车囚,厉气转秋蓬。瓣香欲往拜,惆怅临长空。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此僧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相聚即为邻,烟火自成簇。约伴过前溪,撑破蘼芜绿。

真医曾活水中龙,三卷奇书玉笈中。酒熟定应登杰阁,与龙对酌海螺红。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嘉月嘉州路,轲峨按部船。山围杜宇国,江入夜郎天。霁引溪楼望,凉供水馆眠。愧君舟檝意,遂欲济长川。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闍黎结饭缘。决意明朝向东去,山堂未到已潸然。

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林风溪雨弄春阴,古屋凝寒午更深。烟火萧条人迹断,自笼双袖听新禽。

王敦自叹非盛德,国忠自言无令名。狐死不知正丘首,人伦都尽虎狼行。

道人诗思前溪水,流出山来亦自清。谩寄凤凰台畔雪,不妨竹里润琴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