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次韵(其二)》
拼音和注音
qīng hú yī dài shuǐ cháng lǜ , kōng yìng wǎng lái xíng lù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往来:(动)①去和来。②交际;交往:~密切。
一带:一带yīdài泛指某处和与它相连的地方北京一带税厂一带。——《广东军务记》桥边一带。
行路:行路xínglù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路人:(名)行路的人,比喻不相干的人:视若~。
行路人:过路人。亦比喻不相关的人。
常绿:对一年四季中随时都有绿色叶片的植物的称谓。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十日山头有雨云,小楼凉意满纱巾。
清湖一带水常绿,空映往来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