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评述

《饮酒 其五》作品评述: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切体念 ——《结庐在人境》意象剖析弗洛伊德等西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本我”,还有一个“超我”。“本我”,就是老子哲学中的归根反本,它摆脱了文化符号的异化与扭曲,如婴儿自然而和谐的生命的本来面目,它接近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所标举的生命的本真状态。“超我”则是社会文化塑造,特立而成自我,是存在于社会现实中,充当种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按照群体规范和要求行动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是一对矛盾,和谐地统一在人的灵魂深处。一时“本我”占据上风,一时“超我”表现明显。“超我”和“本我”的交错呈现,显示了人在不同时期里的不同行为表现甚至整个人生追求。放眼封建时代,许多文人在妥协世俗、扩展生命以用世;努力追求“超我”的同时,其实内心深处也时时流露出对险恶官场及叵测社会的厌弃,在竭尽心机地回归“本我”,力所能及地体念着生命的本真状态,如竹林七贤、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但其中在追求“本我”道路上走得最远的,对这一状态体念得最真切的,恐怕要数陶渊明了。陶氏不但敢想,而且敢做;不但做了,而且做得那么彻底。他的这一出世心态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均有所表露,在《饮酒》系列中尤其发挥到了极致。本文便以《结庐在人境》为例略作阐释。 《结庐在人境》一诗,是陶渊明诗歌意象的顶峰。在这首诗中,“本我”摆脱了“超我”的纠缠,澄明无碍地存在于诗歌意象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远”与“静”的境界是“本我”战胜“超我”后才可能出现的。“心远”并不仅仅是因为“地偏”,最关键的恐怕还是陶氏在心灵上的真正忘世,倘若心为物役,尘根未了,则即使身处“无车马喧”的偏地,也仍然会为凡事俗情所羁绊,像唐朝王维辈那样像模像样地隐居终南,但他心里图的依然是那条加官晋爵的捷径。在王维身上,“本我”仅仅是追求“超我”的一种手段。而陶渊明则完全不同,他的“超我”已然被排斥在心灵之外,“本我”即生命的本真已呈现出一种完完全全的展开状态。这个时候,不管形体在田园还是在闹市,“心远地自偏”,这种澄明无碍、自由自在的心灵使万物都展现出宁静悠远的情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至此,诗人与“本我”融为一体。采菊的陶渊明,已是解脱了各种尘世纷扰,以生命本真状态呈现的陶渊明了。他心灵的悠然空明,投射在菊花与南山的意象中。他的整个身心已融入山气和美丽的夕阳之中,又似乎化作了飞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翱翔。如此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地与大自然相承合,体味着大自然本身无穷的韵味。在这种观照中,物是原态的,心是宁静的,心物交汇在内心里,在和谐意识中,认认真真地进入了一种物我同一的“忘我”状态。 前四句,诗人摆脱“超我”从世俗回归自然;中间四句,诗人又以一种超脱虚静的心态,真切地体念着生命的本真状态;到了最后两句,诗人则更似乎进入了一种神情恍惚、虚无缥缈的仙幻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谓的“真意”即是对回归生命本真的体念与感受。这种体念与感受想要说但说不出来。古人说得好,“得意必忘言”,已然得了“真意”的陶氏,合情合理地“忘言”,绝不是故作高深,只是这种感受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首诗中无酒,诗人却将其归入饮酒二十首,且成为其中冠冕,原因就在于其意象的捕捉与构成具有直觉无意识的酒神精神的特点。诚如古人所说:“这首诗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俱偶尔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其一点‘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道书千卷,佛经完万叶,犹不能尽厥蕴,故但以‘欲辩已忘言’五字喝断‘此中有真意’之间。虽然,固已言之矣,不曰‘采菊东篱’云乎?”“偶尔之兴味”,即审美的直觉无意识状态。从此状态中蜕化而出的诗歌意象,才能获得“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悠远不尽的意味。这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这里,相与归还的鸟儿和悦欣慰,它们没有了彷徨,没有了迷茫,也没有了离群之悲伤。它们投射着诗人摆脱“超我”的孤独迷惘后,精神获得巨大的归属和依托感,从而呈现出自由而宁静欢畅的心情。 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心体念是这首诗真意之所在,也是《饮酒》诗及陶渊明诗歌的终极目标。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陈志刚) le_cha诗词大全

诗词推荐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欢游俯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後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

烟扉乱晴旭,遥见西林山。忆归东湖远,人家春树间。荆扉映水掩,应待庞公还。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无端被谮枉遭迍,卷载有馀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道好几多嗔。

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故垒空余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征战多。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神仙久留滞,清切伫飞翻。忽佐南方牧,何时西掖垣。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

羊公风绩几经秋,独绕龟趺为少留。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园繁鸟不绝,花落香犹清。去旆难仿佛,归帆空月明。寄书知雁晚,解缆记潮生。只在湘江畔,谁通畴昔情。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辉百倍凉。山木交加无意绪,故教疏影到人床。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隐心空逐市朝乐,着眼未省林泉幽。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已忧。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束发河山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华堂不著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江南多秋热,至九日而后凉。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

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繭香。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