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平甫韵

寒谷用来不识春,可怜金殿解宫轩。
哀王孙有秋来月,几处愁人不掩门。

作品评述

《和张平甫韵》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谷用来不识春,
寒冷的山谷无法感知春天的气息,

可怜金殿解宫轩。
可怜那座金殿解开宫轩,
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哀王孙有秋来月,
悲伤的王子有秋天来临的明月相伴,

几处愁人不掩门。
几处忧愁的人们心中的痛苦无法掩藏。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寒谷无法感受到春天,金殿解开宫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哀王孙有秋来月,表达了王子内心的悲伤与孤寂,而几处愁人不掩门则展现了普通人们的忧愁和痛苦。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季节与人情之间的关系,给人一种深沉而富有意境的感觉。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王洋独特的诗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诗词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刻体验。它将个人的情感与世事的变迁相结合,给人以启示和共鸣。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事无边著语难,得逢佳处辄停骖。河豚渐美夸梅十,芳草如屏说柳三。小歆和诗防跌宕,浅杯斟酒怕沉酣。买山那得青钱在,只欲花间结小庵。

岚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厅。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峯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

晋后千百年,兹殿俨如昔。梵宇若皆然,应须省民力。

京尘睬目厌黄埃,萧飒风棂听雨来。心似芭蕉半憔悴,喜闻蛰户一声雷。

莫为穷愁赋七歌,会须终日饮无何。人间佳士由来少,世上浮名未足多。

七十古来稀,吾生已半。莫把身心自萦绊。据他缘分,且凭随时消遣。但知逢酒饮,逢花看。林泉有约,风光无限。日上花梢起来晚。芒鞋竹杖,信步水村山馆。更寻三两个,清闲伴。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日酒初尝,过却重阳秋更好。阿儿早晚成名了。玉树阶前春满抱。天边金镜不须磨,长与妆楼悬晚照。

出川错莫不逢春,京洛空多满马尘。李渤请归聊见志,鲁褒著论久知神。怀沙曾愧垂纶客,击磬兴嗟荷蒉人。向老愈怜筋力弱,空伤涸辙泣穷鳞。

从前梵说堕虚空,独有坛经说不同。体用圆明皆宝相,一丁不识却心通。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矴。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鴞鸋。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山名兴势镇梁洋,俨有真风福此方。瘦柏握盘笼殿紫,灵泉澄洁浸花香。暂游颇爱闲人少,久住翻嫌白日忙。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

禅居既高静,道气尤凄清。不褒市朝路,深谙猨鸟情。田衣联槲叶,山火燎松明。自说归栖后,柴门罢送迎。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默默长年有所思,世间谈笑强追随。苍髯欲出朱颜谢,更觉求田问舍迟。

汉幄思贤尺诏飞,不材充赋谅非宜。就令能奏三千牍,未免长安欲死饥。

辰州万里外,想得逐臣心。谪去刑名枉,人间痛惜深。误将瑕指玉,遂使谩消金。计日西归在,休为泽畔吟。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