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亭

青竹题犹在,黄花课又供。
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
老木有豪气,秋山无媚容。
凭高政怀古,江上夕阳舂。

作品评述

《九日山亭》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壑山所作。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竹题犹在,黄花课又供。
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
老木有豪气,秋山无媚容。
凭高政怀古,江上夕阳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月的山亭景象。诗人看到亭子上依然有人题写的青竹,黄花又继续供奉着。然而,尘世的闲暇日子很少,欣赏这美景的人也不多。老木虽然有雄壮的气势,但秋山并不拥有华丽的容颜。站在高处,诗人怀念古人的伟业,看着夕阳从江面上升起。

赏析:
这首诗以山亭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青竹和黄花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它们的存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珍惜当下。诗人通过描述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表达了对繁忙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视。

诗中的老木和秋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木展示了坚韧不拔的气质,它们虽然年老,却依然展现出豪迈的姿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而秋山则没有美丽的容颜,呈现出朴实而不张扬的特质,与老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真实描写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凭高远眺,怀念古人的情怀。夕阳的光芒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诗人通过观赏夕阳,回想着历史上的伟人和伟业,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仰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平生耳满太平名,今日身亲谒太平。道子画图形未泯,庐君山水眼初明。雨馀翠滴千峰色,秋半寒生万壑声。扣石当年开洞府,傥容丹骨到蓬瀛。

独倚东风有所思,霜纨小帖写唐诗。多情欲为秋娘赋,老却江南杜牧之。

小庭数朵寒梅放,雪缀霜棱。装点香英。玉软琼娇两未胜。佳人皓腕争攀取,插向壶冰。素色相乘。不羡高花万万层。

禹驱龙蛇不驱蚊,依然跧此山之坳。有时渊停忽奔放,如负山走如玉跑。昔时莘渭正如此,咨尔来者无空嘲。

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徐骑省南唐后主挽词:此身虽未死,寂寞已销魂。)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一曲丝桐余古意,百篇风月寄闲情。君诗即是琴中操,底用离鸾别鹤声。

杖策松门兴未穷,更过金地雨花中。山泉淅沥通幽户,林叶萧森下晚风。目极平皋方苍莽,烟深城郭自空濛。他年襆被僧房宿,聊与支郎话色空。

独立西风里。渺无尘、明河挂斗,碧天如洗。_鹊楼前迎风处,吹堕乘槎星使。弄札札、机中巧思。织就天孙云锦段,尚轻阴、朱阁留纤翳。亲为挽,天潢水。等闲富贵浮云似。须存留、几分清论,护持元气。曾把古今兴亡事,奏向前旒十二。虽去国、言犹在耳。念我独兮谁与共,谩凝思、

司花著意压春魁。绿云堆。拥香来。冉冉红鸾,十步一徘徊。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门前腰鼓揭春雷。倚妆台。尽人催。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一阕离歌,满尊红泪,解携十里长亭。木兰归棹,犹倚采苹汀。鸦噪黄陵庙掩,因想像、鼓瑟湘灵。渔村远,烟昏雨淡,灯火两三星。愁听。墙影外,繁声骤点,□□□□。□□□□□,浓睡香屏。入梦难留□□,□□□、□□□□。□窗晓,云容四敛,江上数峰青。

山路本无雨,雾滃露点湿。脚滑几欲缩,举步真如絷。剉过万千山,云磴莫计级。更多仙泉甘,潭深绝绠汲。力疲骨节酸,远眺空伫立。旷怀无与言,付与诗收拾。

猛雨迫好鸟,止我屋室隅。是时有刘薛,亦既此焉俱。我厩秣尔马,我厨饭尔奴。二人乃可语,因观尔马图。古笔得神妙,俗工非所模。收图雨且止,鸟飞当驾驱。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

馀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西院春归道思深,披衣闲听暝猿吟。铺陈政事留黄阁,偃息神机在素琴。玉柄暂时疏末座,瑶华频复惠清音。开晴便作东山约,共赏烟霞放旷心。

艳色倾前席,高歌度远楹。羞多时掩面,娇重未成声。浅按红牙拍,轻和宝钿筝。周郎知误处,众里最多情。

病著心华须佛治,老僧眼缬要经遮。勿逢萝月五禅偈,绝胜卢仝七碗茶。

阴旄载旋,鼓车其鞭。间神安归,冥然而天。皇有正命,祀事孔蠲。其临其归,亿万斯年。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二鼓孤清妙用。颠倒倒颠看供。遍地长黄芽,便觉个中无梦。无梦。无梦。八味水流梁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