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作品评述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是唐代张九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禁生红药,
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
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
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
非直爱华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在苏侍郎紫薇庭里,有一朵特别的芍药。芍药生长在仙境中,但它自己并不自夸芬芳。幸运的是,由于乐于清净的环境和遇到艳阳,这朵芍药才能展现它的美丽。它的名字见过文学家桐君的笔记,它的香气也闻过郑国的诗。虽然这朵芍药只是孤零零的一根,但它也能展示出它的价值,而不只是爱美丽的外表。

赏析:
这首诗以芍药为主题,通过描绘芍药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纯净、朴实之美的追求。芍药生长在仙境中,暗示了它的出色,但它却不自夸芬芳,体现了芍药的谦逊与自我克制。在清净的环境中和艳阳的照耀下,芍药才能展现它的美丽,这也暗示了美丽与环境的关系。诗中提到桐君的笔记和郑国的诗,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推崇与赞美。最后,作者用"孤根"来形容这朵芍药,说明它并不起眼,但它仍然能展示出它的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只看重外表,而应该注重内在的价值与涵养。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清新。通过对芍药的描写与讴歌,表达了对纯美之美的追求,并借芍药的谦逊和自我克制,寓意着对人在美的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觉悟。此外,通过桐君和郑国的提及,也体现了对文学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给人以淡雅、清幽之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萧洒似江南。屡陪风月乾吟笔,不解笙簧醉舞衫。只恐使君乘传去,拾遗今日是前衔。

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但恨尚书能久别,莫忘州守不频游。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

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帘外曲角栏干近。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应是不禁愁与恨。纵相逢难问。黛眉曾把春衫印。后期无定。断肠香销尽。

山事由来别,只应中老身。寒园扫绽栗,秋浪拾干薪。领鹤闲书竹,夸云笑向人。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新晴破雨浪犹激,暂卸蒲帆泊短湾。桑落洲前凝睇远,尖天白雪是庐山。

前峰号龟岂是龟,近岩谓月亦匪月。世间景幻语未真,说著丫头便痴绝。苍然顽石自天成,道傍过者皆含情。我来於此发浩叹,乃知有色能倾城。

诸佛出身处,千般谩度量。东山行水上,眨眼过扶桑。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天未丧斯文,遁翁续思孟。戒慎恐惧传,源流独也正。□□中节情,未发为善性。人己不睹闻,了无一可侦。上璧□□朗,下譬深渊靓。尚复有形迹,两物相照映。人心统性情,本□垢可净。鬼神不能知,匣中未开镜。所以古君子,一恬□□□。学者当此时,养之惟以敬。述者于兹明,作者

松环楼殿青,江绕石壁流。清波天让碧,月照无边秋。风景自清好,江山难独游。举觞聊一醉,放怀忘百忧。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园林花絮忽冥冥,水墨工夫忆李成。琼树挽春争炫昼,玉龙转野寂无声。绮罗樽俎诸宾醉,箫鼓楼台九陌晴。不比游仙向来梦,真陪仙伯燕曾城。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新阳一信并黄钟,春到分枝若木丛。天为万人生李晟,朋来三寿颂僖公。松林古佛烧香报,粟洞群仙注福同。欲识东岩长寿相,只看台背更方瞳。

同姓同年绾左符,岭南万里送孀孤。先君遗墨今犹在,为问封州有后无。

浓岚暮雨随人密,远壑幽峦向客悭。清旷本吾胸次景,不须云里觅衡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