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斋中作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作品评述

《中元日斋中作》是明代朱曰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中元节时,在斋戒的空寂中创作诗作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陶枕、单衾、障素屏,
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
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
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
长日沉冥不愿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中元节的斋戒期间,独自一人在空寂的房间中写作的情景。诗中以一种幽深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寂寥和超脱尘俗的心境。作者以自然景物和寺庙的形象来突出这种意境,并以盂兰盆节的乞食信仰来渲染其中的寂寞和虚无感。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于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情感。

赏析:
1. 寂静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空寂的斋房、雨天的寂静以及窗外竹子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这种寂静的环境与作者内心的超脱和禅修境界相呼应。

2. 对世俗的厌倦:诗中提到辋川原本计划修建为佛寺,但官员邀请作者写经,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事务的厌倦和对禅修生活的追求。盂兰盆节的乞食信仰更加强调了作者与世俗纷扰的割离。

3. 禅修的追求:诗中提到作者多年来领悟了逃禅的道理,长时间的禅修让作者陷入一种沉冥的状态,不愿意醒来。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自由和超越尘世束缚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和表达作者内心的超脱情感,展示了朱曰藩对于禅修生活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理解。通过对寂静、厌倦和追求的描绘,这首诗词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禅意境界。

诗词推荐

王门激楚曲,相府西凉调。愁中换宫商,郎毋看妾笑。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危檐覆虚明,景趣清且长。曲池散涟漪,珍木含葱苍。离离荔子丹,冉冉茉莉香。有堂既足佳,无毡庸何伤。

清漳曲折逐臣居,病骨西风枕簟虚。数罢过鸿无一事,半窗槐影半窗书。

不比寻常三五夜,万家齐望清辉。烂银盘透碧琉璃。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试问嫦娥还记否,玉人曾折高枝。明年此夜再圆时。阖开东府宴,身在凤凰池。

簪缨晓入凤池西,雨过重廊不踏泥。禁掖英僚初拜庆,儒林旧侣许攀携。两朝云露陪嘉宴,二纪尘埃愧旧题。四户对开参国论,风流无复羡南齐。

组绶掩衰颜,辉光里第间。晚凉经灞水,清昼入商山。行境逢花发,弹琴见鹤还。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

懒慢相成拙似初,亲朋莫问近何如。居然野性成孤鹤,聊尔尘编扑蠹鱼。才比刘墙犹自短,诗如陶粟了无储。骊珠相畀知君厚,燕石轻酬笑疏。

西方龙儿口犹乳,初解驱云学行雨。纵恣群阴驾老虬,勺水蹄涔尽奔注。叶破苔黄未休滴,腻光透长狂莎色。恨无长剑一千仞,划断顽云看晴碧。

翠锁蛾眉别恨浓。罗衣初试怯春风。相思只为两西东。帘卷玉钩云淡淡,香消金鸭雨蒙蒙。此情都在不言中。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木落江空又一秋。天寒几日不登楼。红绡帐里橙犹在,青琐窗深菊未收。新画阁,小书舟。篆烟熏得晚香留。只因贪伴开炉酒,恼得红儿一夜讴。

野人住处无车马,门外蓬蒿抵树高。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自劳。匣底豪曹苔欲满,夜来忽作老龙号。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入台羞结舌,去国坐婴鳞。东道今行李,南宫乃故人。寒温烦见问,书劄不辞频。向日区区意,还曾扣大钧。

晚西寒雨湿黄昏,爱睡山僧已闭门。独自倚栏还独笑,男儿心事与谁论。

不见所知久,用怀何许开。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不应师友地,只麽遣空回。

暖风迟日透香肌。春到柳边枝。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