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龙门废寺

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
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
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

作品评述

经过龙门废寺,我因为思考人世间的种种事物而感叹不已。山色没有改变,只是楼殿已经没有了,石台还依然存在,而四周却是空无一物。仅有的是滴着春露的芳草,以及时不时被晚风吹落的残花。杨柳覆盖的河滩上,清濑发出悦耳的声音,而沙鸟在暮天中自东向西飞行。

《经龙门废寺》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间易变的事物的思考和感慨,以及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尽管人事物事都会发生变化,但在这个废弃的寺院中,山色依旧,石台依然存在。这与人世间的变幻莫测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尽管一切都会改变,但大自然却有着自己的规律,与人事相比更为恒定和永恒。

诗词的语言简练明了,用意象描绘细腻入微。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景物中的芳草滴露、残花落风,杨柳覆滩以及沙鸟飞翔,都是生命中瞬间的片段,带给读者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废弃的寺院为背景,通过对寺院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易变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在生命流转中,人事物事会不断改变,但大自然的规律恒定不变,唯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安宁和永恒。这种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富有哲理和寓意,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诗词推荐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云。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

六月三湘风日闲,偶随樵客到禅关。

谒客因过寺,无车且借驴。晴岚四填拥,我意一凋疎。僧劝茱萸饮,身能瘴疠祛。宁堪久居此,曷日遂归与。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怀人渺渺数重山,风月将秋入梦寒。疑有清风生羽翼,去随明月倚栏干。

賸欲栽蔬抵食鱼,蠹繁骨立谩长吁。畦丁伛背挥丛篲,鸡母将鶵啄浅芜。菜字元修须雨长,菁名诸葛待霜腴。闭门欲吃无忧饭,已戒应门早了租。

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自吟自泣无人会,肠断蓬山第一流。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一卧春归尽,清羸寄翠微。地偏莺较少,花在客来稀。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风流怀二仲,吟眺忽斜晖。

云外青禽传信到。恰是银屏,昨夜灯花照。十幅蛮笺书字小,语多转恨情难了。红袖高搂临大道。不信游人,却说还乡好。解道还乡须及早,绿窗人易朱颜老。

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客至不出迎,予非敢疏懒。

杖策乘缘利有生,闻风犹得耳根清。去年俱是凝然体,存殁徒伤妄者情。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世人欲识泥洹路,问取师今第几程。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越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故国遗臣空北望,异乡作客独南归。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后死犹容健,余生愈觉难。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