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徐氏园林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作品评述

《秋日过徐氏园林》是唐代包佶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塘分越水,
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
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
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
长嗟俗事牵。

诗意:
诗人在秋天游览徐氏园林,回望塘水分隔两岸,古树蒙上了吴地的烟雾。清扫竹径催促铺设席子,垂下蔓藤等待系船。鸟儿偷窥新鲜的栗子裂缝,乌龟爬上莲花的一半。诗人多次来到这个遗忘归去的地方,长叹世俗事务的纷扰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访问徐氏园林时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了对纯净、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俗的厌倦之情。

诗中的回塘、越水、古树、吴烟等描绘了园林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受。扫竹、垂萝、系船等动作描写,则展现了园林中的人文气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诗的后半部分,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表达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纯粹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来对比人世的繁杂和浮躁。最后两句“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则显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满和对离开尘世的渴望。

整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包佶对自然和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宁静、纯净之境的追求,同时也引发思考自己在纷扰尘世中的处境与心境。

作者介绍

包佶,字幼正。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祕书监,封丹阳郡公。诗一卷。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祕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飞动少年意,如今推达尊。何人窥畛域,投老见根源。草没碑无字,林深木有孙。吸须说廉蔺,犹足褫谀魂。

异人曾授相牛经,奇字初传瘗鹤铭。敲月不知僧某甲,锄烟赖有老畦丁。山灵呵护閒居赋,象纬森罗处士星。俯仰中间无愧怍,芋区瓜陇亦朝廷。

真儒正学久无传,酝藉如公独粹然。要以古人为准的,肯从余子事拘牵。词源涌思流三峡,学海波澜障百川。灯火夜深犹不倦,口吟六艺相仍编。

老觉浮云念不萌,君才岂合后诸生。从教罪我春秋法,不受诗人月理评。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连墙东郭倦追寻,高卧毗耶老病侵。自愧屠龙真拙技,漫令吾子费千金。

谛听须谛听,要□灵山令。迦叶以心闻,达士宗禅定。

山桥野店酒盈卮,拄杖无钱欲典衣。日暮杨花太无绪,随风却自渡江飞。

又眉峰碧聚,记得邮亭,人别中宵。翦烛西窗下,听林梢叶堕,雾漠烟潇。彩鸾梦逐云去,环佩入扶摇。但镜裂鸳奁,钗分燕股,粉腻香销。迢迢。旧游处,向柳下维舟。花底扬镳。更忆西风里,采芙蓉江上,双桨频招。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渐泪浥琼腮,胭脂淡薄羞嫩桃。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三百栏干锁画桥,行人波上踏灵鳌。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路险截开元气白,影寒压破大江豪。此中自与银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涛。

此公出世使人惊,道眼看来却未曾。政尔雪峰千百众,澹然云水一孤僧。不妨诗笔作佛事,已用茗瓯传祖灯。我老尚堪行脚在,因风为寄古崖藤。

缺月空云弄晚晴,读书灯影度微明。梧桐未肯收残雨,犹作窗间打叶声。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独我尚留真有命,天於人欲本无私。

玉转珠回著眼看,有相干处没相干。只将此个以为主,一剑倚天星斗寒。

屋头乌柏午阴密,牛与牧童相对眠。不是官中催税急,十年前已学耕田。

一生踪迹任浮沉,两鬓生为雪易侵。不可破除唯道义,最难凭托是人心。清溪路口閒云合,白版门前落叶深。老子衰年懒酬应,若非同伴莫相寻。

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