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山人隐处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
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作品评述

《次陈山人隐处》是唐泰在明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献春始休沐,
轻策寻幽风。
烟筿不知路,
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
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
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
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
月出鸣丝桐。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唐泰探访陈山人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山水幽静之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山间小溪、花草和鸟鸣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赞美陈山人的遁世之道,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以明代文人的特有情调,将山水意境与隐逸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唐泰对田园生活的追求。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给人以宁静、闲适之感。

诗的前两句"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表达了诗人迎接春天的到来,摆脱繁忙的工作,轻装上路,寻找幽静的风景。"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描绘了陈山人隐居的地方,隐约可见烟雾弥漫,小门深藏其中。

接下来的几句"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描绘了隐居地的美景。花朵覆盖在小溪上,映照出红色的流水。诗人静心倾听着鸟儿的鸣叫声,解开束缚的腰带,投身于花丛之中。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表达了诗人对陈山人隐居生活的赞美。诗人感叹世人难以理解这种遁世的境界,但他的内心与陈山人相通。南轩之内有美好的享受,当月亮出来时,丝桐琴声此起彼伏。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通过山水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万仞峻为城,沈酣浸其俗。香侵井干过,味染濠波渌。朝倾逾百榼,暮压几千斛。吾将隶此中,但为阍者足。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

轩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如何天夺尽,真率社中人。

九虎遮藏造化机,御题过午始闻知。乾坤阖辟兼文武,云汉昭回具训词。武帝上嘉真戏耳,放勋清问政如斯。诸儒莫作公孙子,千载何曾遇圣时。

残年迫衰谢,一病不枯梧。书倩傍人读,行须稚子扶。冥心付天地,毕世钓江湖。无米博佳传,虚名那可图?

偶归塞马应何定,粒食鹪鹩颇自安。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赖有佳宾堪下榻,且将清话对檀栾。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为问従军真乐否,书来粗遣故人知。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佛灯谁我续光明,果若莲开大梦醒。香草有心持洁白,兰豪无脚湛寒青。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壶中不觉冥。家世儿孙传底事,从教辉耀显门庭。

三载多材地,一团和气乡。蛙池疏道脉,蓬岛矗文芒。明日归舟稳,春风驿路长。词林是毡旧,此去足翱翔。

军动自无律,刑杀杂伪真。滥诛及黔黎,勘夷被齐民。日晚入山隅,有客泣水滨。哀哀一何苦,卬首诉苍旻。泣尽赴修川,甘之涧溪濒。

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

岳麓道林何处是,郡人遥指水西村。儒宫佛寺俱无迹,竹树如麻暮雨昏。

夜气不盈握,浩然天地清。风行石不动,云走月常明。陋巷颜回乐,深山大舜耕。此心无旦昼,万物自生生/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谁遣司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九江归路远,万里客舟还。若过巴江水,湘东满碧烟。

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车因叶瑞,龙驾愿升中。万岁声长在,千岩气转雄。东都歌盛事,西笑伫皇风。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