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拼音和注音
měi yīn zàn chū yóu sī bàn , qǐ dé ān jū bù zé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安居:1.安稳地生活;定居。2.安处3.安逸。4.佛教语。又称坐夏或坐腊。
不择:不拒绝。不躲避。不挑选。不区分。
择邻:选择好的邻居。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此为孟母三迁择邻事﹐后世所云'择邻'多本此。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