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陈方恪的《采桑子(其一)丁亥岁暮即事》
拼音和注音
yí jiā piān xiàng qín huái pàn , lòu xiàng chái j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偏向:(名)不正确或不全面的倾向:发现~,应及时纠正。[近]偏差。②(动)偏于赞成:在春游的地点上我~于去香山。③(动)袒护:调解矛盾,不能~任何一方。[近]倾向。
陋巷:(名)破旧狭窄的巷子:穷街~。
陈方恪
不详
原诗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
轧轧鸣机隔院听。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
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