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州林使君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作品评述

《送邵州林使君》是唐代朱庆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轩车此去也逢时,
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
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
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
州人应为立生祠。

译文:
这辆华丽的车马出发正是恰逢时机,
地处湘南,颇具诗意。
虽然旅程长达一个月,但并不算远,
中年人出任官职并不算晚。

水边的花香扑鼻,飘散在官服上,
山岭上的雾光照亮了画旗。
想象着那个地方因时光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州人们理应为他立起纪念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朱庆馀送别邵州林使君的情景。诗人赞美了邵州的景色和时机,认为邵州地处湘南,具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可以成为诗人的灵感之地。虽然旅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诗人认为这并不算远,而且中年人出任官职也并不算晚。诗中提到水边的花香熏染了使君的官服,山岭上的雾光照亮了画旗,展现了邵州的美丽和独特的风光。诗人进一步想象着邵州经历时间的流转所带来的变化,认为州人们应该为使君立起纪念碑,以表彰他的功绩。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展示了邵州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使君赴任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旅程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邵州的喜爱和对使君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时间的思考,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以及对功绩的纪念。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写景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邵州和使君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太原西北劲兵处,地直云中控定襄。六月出师平玁狁,九天选将下文昌。车鱼辟士应难得,诗礼临戎亦未妨。缓急羽书须自草,平安烽火镇相望。柳营禀畏将军令,毳幕怀来塞下羗。清啸肯饶刘越石,长缨终係左贤王。关山万里边尘静,亭馆三冬朔雪狂。笛怨梅花新度曲。樽倾竹叶浅飞觞。

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下田已漫高田槁,太守来迟归苦早。忽傅亚倅府中来,太守停骖尚精祷。前日应祷五日期,今朝好雨随车归。迟速有期君解否,太守束装留不久。

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素晖云积苑,红彩绣张林。落水随鱼戏,摇风映鸟吟。琼楼出高艳,玉辇驻浓阴。乱蝶枝开影,繁蜂蕊上音。鲜芳盈禁籞,布泽荷天心。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怡然跳出家门。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两脚云根。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电光莫追,石火犹迟。构弗及处,心不可识,智不可知。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许两通行。谁抛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声。

同在洛阳时,交游尽豪杰。倏忽三十年,浮沈渐磨灭。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我今在若亡,似竹空有节。人皆欲吹置,老硬不可截。君自缑山来,别我不畏热。言作潞从事,家贫禄仕切。六月上太行,辛勤非计拙。天当气候凉,清风自骚屑。虽云数日劳,斗与炎蒸绝。君本公王孙,才行

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他山冰雪解,此水波澜生。影重验花密,滴稀知酒清。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和平。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看剑罢,倚兰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惟有杨花思空阔,正零落处是开时。

冻醪卢橘助登临,此地相逢旧有音。石润自知梅信蚤,池方应为玉流深。诗成千色排清砌,话久花枝转夕阴。不见辟疆妨底事,月楼归去正龙吟。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江之永矣,其流汤汤。整我六师,告成于王。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塞南月冷乌夜飞,茫茫旷野无枝栖。防边夜歌大风起,铁衣如冰冻不死。功成那忍乞爱卿,叫阍已献龟形绮。钱塘江边乌欲栖,小卿醉软红玉肌。亸云溜簪困未醒,山头赤乌啄金饼。春宵恨不长如年,无情银漏何溅溅,起来一笑花嫣然。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墙东椿老叶已尽,堂下菊丛无复香。长安风埃岁已晚,闭门不出马毛长。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阑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