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
风雪满绨裘,灯火深竹屋。
烹鸡赖主人,吠犬憎倦仆。
明发到岩前,春荑冻云木。

作品评述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仲春时节与同为师者一同到达垅山,在雪地中夜宿穰亭。我们乘坐着瘦弱的马匹,来到山中人家过夜。寒风飞雪中,我们身上披着厚重的皮袍,而山间的竹屋里烛光明亮。主人为我们烹煮鸡肉,狗儿却嫌弃疲惫的仆人。天明时,我们离开穰亭,踏上结冰的山路前行,春天的草木被冻结成云朵般的形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同为师友的人一同在仲春时节到达垅山,在雪中夜宿的情景。通过描述宿舍的环境、主人的待遇和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1. 融入自然:诗中描绘了仲春时节的雪景,通过寒风飞雪、灯火竹屋等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寒冷冰雪中的宁静和美感。

2. 友情珍视:诗中的同师者代表了作者与他人的友情,他们一同旅行、夜宿,相互照顾。主人为他们烹煮鸡肉,而狗儿则不喜欢疲惫的仆人。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谊的赞美。

3. 对生活的赞美:诗中的主人烹煮鸡肉,给作者和同师者提供了温暖和食物,体现了作者对待人热情好客的赞美。诗句中的灯火深竹屋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雪中宿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待人热情好客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梁王池苑已苍然,满树斜阳极浦烟。尽日回头看不见,两行愁泪上南船。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下马凉风吹墓村,昔离谁谓隔重原。转因宿草泪犹下,谁种寒松阴渐繁。长夜何年归远骨,深山片月主游魂。可怜香阁啼红妾,销尽桃花满镜痕。

灯火楼台锦绣筵,谁家箫鼓夜喧阗。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圆。金锁开关明似昼,铜壶传漏迥如年。五云不奏《霓裳曲》,空使扬州望眼穿。

维南吾国最多儒,耸看招招赴陇书。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春浪脱渊鱼。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床头坊井上,明年应表第三闾。

送客此凭栏,僧闲鱼更闲。尘劳聊一释,乐意更相关。诱我皆为物,怡人独有山。何时重到此,着履点苔班。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中人驰奏黄鹄下,龙旗豹尾临池看。芹香藻暖鹄得意,左右从官呼万岁;须臾传诏宴公卿,驩声如雷动天地。时平宫省游乐多,黄鹄刷羽涵恩波。小臣珥笔龙墀下,愿继前朝天马歌。

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只堪美酒酬佳景,莫把閒愁料化工。

欲话秋宵度两三,被人间与担来担。鸠工夜夜思筹北,命仆时时费指南。

众星随手举,万物应心平。

杨柳丝丝两岸风。前村溪路远,小桥通。人家依约水西东。舟一叶,移过荻花丛。清景迥涵空。好山青未了,暮云重。是谁惊起几征鸿。天然趣,却在画图中。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单提直指若为参,贝叶灵文满宝函。无我无人无寿者,尘尘刹刹是瞿昙。

郑声良可厌,闲抱七丝琴。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敞茅堂、茂林环翠,苔矶低蘸烟浦。青蓑混入渔家社,斜目断桥船聚。真乐处。坐芳草,瓦樽满酒频频注。皋禽自舞。惯松迳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来去。车乘坠,争似修筇稳步。前尘回首俱误。安闲得在中年好,抱瓮尚堪蔬圃。高眼觑。算不识、人间宠辱除巢许。风篁解语。应共笑群狙

日日开门避宠呼,舞骖飞盖共虚徐。昔人枉解痊秦痔,只得君王五乘车。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选进仙韶第一人,才胜罗绮不胜春。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裀。

直将刘碧玉。来过阴丽华。秪言满屋里。并作一园花。新藤乱上格。春水漫吹沙。步摇钗梁动。红轮被角斜。今年逐春处。先向石崇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