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栴檀林里振金毛,四顾清风拂几遭。
曾许全威作云雨,不知何处是尘劳。

作品评述

《送僧》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告别尘世,离开纷扰的尘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中的"栴檀林里振金毛,四顾清风拂几遭",描绘了僧人身处栴檀林中,他的金色僧袍在清风中翩翩飞扬。这里的"栴檀林"象征着清净的佛法境界,而"金毛"则是对僧人高尚品质的隐喻。清风拂过,不仅使僧人的外袍飘动,也使他的内心得到触动和净化。

接下来的两句:"曾许全威作云雨,不知何处是尘劳",表达了僧人曾经许下的誓言和决心,以追求内心的卓越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全威作云雨"意味着他曾经立誓要以自己的全然力量,去化解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和纷争。而"不知何处是尘劳"则体现了僧人对尘世的疏离和超越,不再关心纷繁世事,而是追求超越尘劳的境界。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世俗的意境。作者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将僧人离世尘、追求宁静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栴檀林、清风和金毛的描绘,以及对尘世和云雨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这首诗词以简单而深远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呈现出一种宁静与超然的诗意。

诗词推荐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余几。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折梅寄故人,故人青云间。青云杳无路,梦里相往还。我爱梅花娟,彼惜桃李颜。相逢不相契,何事劳追攀。守此岁寒心,持以遗所欢。

剪烛西窗听雨声,晓天又弄半阴晴。黄金坞里知无分,紫翠楼前忍负盟。君有砖花占日影,我惭瓦釜答雷鸣。今朝茹素无清供,喜得邻分玉版羹。

中岩洞透牛头洞,后洞门从此处开。刹刹尘尘皆住处,胜游何必限天台。

十日后重阳。甘菊阶前满意黄。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尚有儿曹理寿觞。双鬓已沧浪。休问金门与玉堂。二仲相期三径在,徜徉。何用功成似子房。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吾老矣,心事几时休。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安得小书舟家有拟舫名书舟。

君把一尺诏,南游济沧浪。受恩忘险艰,不道歧路长。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委输资外府,诹谋寄贤良。有才当陈力,安得遂翱翔。岂不慎井赋,赋均人亦康。遥知轩车到,万室安耕桑。火伏金气腾,昊天欲苍茫。寒蝉惨巴邓,秋色愁沅湘。昨日携手西,于今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一纸黄书举茂才,使君后挽复前推。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唐世科场先进士,汉家郊庙要抡魁。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

更上一层楼,清风似饵钩。钎鳞吞不得,莫怪钓竿头。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逃暑吾无地,将家子在涂。随宜简人事,莫久往行都。最肯加餐否,刚能却酒无。功名殊未晚,爱惜万金躯。

山下柴荆昼不开,苔生古井暗楸槐。新诗哦罢闲无事,移取藤床睡去来。

巍峨山半寺,幽景独牵吟。云锁定僧室,鹿眠庭桧阴。石峰岑隐隐,金殿气森森。

怕年来年去,渐雅志、易华颠。叹梦里青藜,间边银信,望外朱_。十年竟成何事,虽万钟、于我曷加焉。海上潮生潮落,山头云去云还。人生天地两仪间。只住百来年。今三纪虚过,七旬强半,四帙看看。当时只忧未见,恐如今、见得又徒然。夜静花间明露,晓凉竹外晴烟。

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磊磊松椿干,渊渊金石声。功名宁贳我,富贵本无情。陛对三千牍,胸奇百万兵。扶持天意在,容我请长缨。

华宗人物甲吾乡,丹穴由来出凤凰。万卷楼高谁敢上,五言城小不能当。几曾费我挥斤力,尚欲传君齧镞方。何日重寻豀上路,共羹苦荬饭黄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