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秀十咏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作品评述

《姚国秀十咏·东塾》是宋代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东塾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和学术的崇尚和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东塾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塾师(私塾教师)的敬佩和赞颂之情。诗词开篇提到“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濂溪、新郑和新丰都是地名,暗指了各地的学府和教育场所。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代教育传统的重视和推崇。

接下来的两句“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表达了作者对于东塾子(塾师)的崇敬。塾师代表了学术的传承和知识的智慧,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塑造品德和人格的导师。作者用“拳拳”来形容塾师,表达了他们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和关切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事业的推崇和对塾师的赞美之情。通过赞美塾师,诗词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学术传承和知识智慧的重要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东塾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和学术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呼吁人们珍视教育、尊重塾师,并传承优良的学术传统。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麦畦桑陇夹蔬花,远水晖晖目欲斜。一片野光涵列岫,翠微深处有人家。

当生如是心,绝待本灵明。迦叶门庭广,直是不容针。

世道交相丧,从谁见典型。圣贤虽泯没,简籍尚丁宁。学欲追三代,心终醉六经。如何资发冢,陂麦咏青青。

一瓶茶外无祗待,同上西楼看晚山。

陋巷逢春日,生涯亦足夸。堆钱聚榆荚,积絮扑杨花。旌旆千行行,笙歌两部蛙。凭谁为商榷,何似五侯家。

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对眼睛。落地枯枝才{左足右孛}跳,松萝亮鬲笑掀腾。

处处鸡豚竞赛冬,皆言太守致年丰。老农记得庄生说,姑射仙人恐是公。

门前画戟寻常设,堂上犀簪取次看。最是恼人情绪处,凤凰楼上月华寒。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羁旅不自怡,坐阅芳岁晚。江湖有莫逆,梅花还到眼。平生相慰藉,风期无近远。今夕共短檠,与子兴不浅。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一吹无孔笛,一抚没弦琴。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一酌村醪一曲歌。回看尘世足风波。忧患大,是非多。纵得荣华有几何。

寒意勒花春未足。只有东风,不管春拘束。杨柳满城吹又绿。可人青眼还相属。小叶星星眠未熟。看尽行人,唱彻阳关曲。心事一春何计续。芳条未展眉先蹙。

大热金石流,日色赤可畏。鄙夫先多病,喘息仅存气。饮冰不救渴,肤汗那容睡。秋风几时来,不问黑貂敝。林梢堕斜阳,凉颸飒然至。呼童汲井泉,洒扫庭中地。胡床得露坐,始觉有生意。老妻破甘瓜,儿女膝下戏。鸣蝉虽强聒,亦足代鼓吹。坐久月照人,金波正澄霁。惜哉疲薾甚,杯酒

鹤湖东去水茫茫,一面风泾接魏塘。看取松江布帆至,鲈鱼切玉劝郎尝。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吐。□□□、雄蜂雌蝶空相遇。岁年孰与。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黄昏暮。半点酸辛谁诉。寿阳眉恨妖妩。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私自语。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启明未举。听画角吹残

韦布还初服,蓬蒿卧故庐。所惭犹火食,更恨未巢居。叱叱驱黄犊,行行跨白驴。交亲各强健,不必问何如。

纷纷万卉委泥沙,独殿春风自一家。珍重白衣相问劳,醉吟佳句醉看花。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中人驰奏黄鹄下,龙旗豹尾临池看。芹香藻暖鹄得意,左右从官呼万岁;须臾传诏宴公卿,驩声如雷动天地。时平宫省游乐多,黄鹄刷羽涵恩波。小臣珥笔龙墀下,愿继前朝天马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