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韵

苍然隔尘世,正对幽人家。
绝宜疏雨馀,斜阳点寒鸦。

作品评述

《奉和江冲陶居二十韵》是宋代汪炎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然隔尘世,正对幽人家。
绝宜疏雨馀,斜阳点寒鸦。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冲陶居的景色,表达了对闹市喧嚣和尘世喧嚣的远离,追求隐居幽静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詩人展示了一幅宁静的景象,突出了自然和宁静带来的内心喜悦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沖陶居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受幽静环境引诱而离开喧嚣世界的幽人,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无论是对外来干扰还是烦恼压力都得到了缓解。

首两句“苍然隔尘世,正对幽人家。”描绘了这个居所与尘世之间的隔绝。对于幽居的人来说,这里就是自己的乐土,是一个能够让人远离俗世纷扰的家。

下两句“绝宜疏雨馀,斜阳点寒鸦。”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强调幽居的宁静。细雨洒落之后,斜阳照耀下的寒鸦衬托出了整个场景更加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画面,突出了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宁静和满足。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与舒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幽居和远离喧嚣尘世的遐想。这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恬静和宁和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词推荐

行尽炎荒路向东,蛮村戍鼓夜逢逢。惜无王朔同登望,骑气应须似白虹。

撒手悬空万仞崖,方知佛祖绝梯阶。无端诸老争呈丑,未兔将身一处埋。

峦树棲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季鹰若悟蓴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惆怅晓莺残日梦,梦中长记误随车。此中情意总堪嗟!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份到天涯。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朔风动地来,吹起沙上声。闺中有边思,玉箸此时横。莫怕儿女恨,主人烹不鸣。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独将礼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闻大猷。可惜唐家三百载,声明文物愧宗周。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始见腊月初,立春又四日。白日走波波,肚里黑似漆。擂鼓上堂来,一字说不出。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

结屋不袤丈,著身还有余;破壁作小窗,亦足陈吾书。无酒当饮水,无肉当饭蔬。知止乃不殆,此语良非虚。古人造道处,正自无绝殊。愿君勿它求,且复爱吾庐。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恨不同游曲江岸,与将歌酒{左言右尼}春晖。

惜树须惜枝,看花须看蕊。枯瘦发纤穠,况此具众美。千林堕黄埃,数点昭青泚。谁知霜雪深,天意欲玉女。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外国言音不可穷,起云亭下一时通。口门广大无边际,吞尽杨歧栗棘蓬。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避人忽起鸣衣桁,掠水飞来立钓矶。静处欲留看不足,翠光点破夕阳归。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