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三首

弹指叹吟身,悭悭满六旬。
维摩宁久病,孺子岂长贫。
虽欠诗边兴,还存笔底春。
莫言憔悴损,梅瘦越精神。

作品评述

《病起三首》是宋代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痛使我弹指叹息,生活艰辛已满六十年。我像维摩菩萨一样长期患病,可孩子们怎么能长久地贫穷呢?尽管我没有写出满意的诗作,但春天的景象仍然存留在我的笔尖之间。不要说我憔悴消瘦,梅花虽然瘦小却依然有着精神的魅力。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作者通过弹指叹吟来表达自己身体的痛苦和无奈。他已经度过了六十个艰辛的年头,但病痛却一直缠绕着他,使他无法享受安宁的晚年。他借用了维摩菩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长期患病的状况,而对于孩子们的贫穷,他深感自责和无奈。

尽管作者在诗词创作方面有所不足,但他依然保持着诗人的情怀,笔底流淌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显示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坚持。

最后两句“莫言憔悴损,梅瘦越精神”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心态。虽然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不愿被人评说为憔悴和衰弱,他用梅花的瘦小来比喻自己,强调自己内心的精神与意志依然坚韧不拔。

这首诗词通过病痛和贫穷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生活给予他诸多考验,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两翁相对五里近,一病同眠八月天。彼此医治须努力,要成欢醉菊花前。

市声不到处,作屋僅三间。洗砚添新水,开窗放远山。湿云侵树黑,疏雨蚀苔斑。近有间生活,吟编手自删。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苔侵雨打依稀在,惆怅凉风树树蝉。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炎炎老火烧太空,熏灼万类势欲鎔。高田幅裂稼已腐,低壤釜沸禾生虫。金蛇飞走天鼓震,须臾散灭茫无踪。火轮烈烈扬炽焰,夜镜炯炯摩青铜。老夫望岁甚田叟,恨无神术驱群龙。平明披衣视云气,雾霭四合何冥蒙。沾濡俄顷遂滂沛,奔腾浩瀚犹崩洪。雨珠雨玉何足贵,雨菽雨粟亦有穷。

日薄愔愔热,江浑漫漫流。蝉为合尖响,燕作掺裾愁。枣熟成群打,禾登扫地收。展眉欣一饱,八月又防秋。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观阙层城峻,郊宫复道开。市烟当树合,炬火逐尘来。牲帖牺人报,驺声骑士催。夜归题笏记,候晓奏蓬莱。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

聚星亭下书堂水。冬来欲问梅花使。圭撮是何官。人间有底难。章泉词和去。交道元如故。转眼岁将穷。溪头鹤发翁。

节去愁衣薄,虫声渐近床。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通宵照萝壁,忘却夜初长。

今朝五月五,粗言及细语。会得也寻常,不会超佛祖。

东南衲子密如云,何限参寥与惠勤。泉下欧苏今不作,伽佗只夜乱纷纷。

今春喜气满乾坤,应有蒲轮辗白云。恩与内分金带赤,草堂焉敢更移文。

黄鹄山前古梵宫,参差楼殿倚岩中。群峰重叠围松径,三伏嬉游爱竹风。牛首禅宗怀马素,襄阳耆旧忆庞翁。长思胜会真幽适,谁使句婴不与同。

颇怪韩夫子,犹疑谢自然。至今成福地,自古有神仙。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琶休洒青衫泪。区区游宦亦何为,林泉早作归来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