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书王明府家庆》
拼音和注音
jǐ nián róng mǎ chàng fēn fēi , cǐ rì jūn ēn cì dú g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戎马:(书)(名)军马,借指从军、作战:~生涯|~倥偬。
几年:暂无解释!我要编辑词条。
分飞: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恩赐:(动)原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近]赏赐。[反]乞求。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几年戎马怅分飞,此日君恩赐独归。
张掖寒云行处满,鲁城霜雁别来稀。
西江买棹寻花县,南国趋庭换绿衣。
官满他年应昼绣,吴门乡树碧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