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淳于公归养

九霄析命降丝纶,荣列青宫听侍亲。
著□显通天上籍,循陔重看每边春。
入为鸳鹭行中客,归作烟霞象外人。
一自二疏东去事,唯公千载断芳尘。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赠淳于公归养》是宋代柴成务所作。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霄析命降丝纶,
荣列青宫听侍亲。
著□显通天上籍,
循陔重看每边春。
入为鸳鹭行中客,
归作烟霞象外人。
一自二疏东去事,
唯公千载断芳尘。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赠送淳于公归养为题材,表达了对淳于公的赞美和祝福之情。淳于公是指受封为官的某位贵族或文人。

诗中提到的“九霄析命降丝纶”是形容淳于公受到天命的神圣荣耀,被任命在青宫中侍奉皇帝。"九霄"指天空,"析命"表示接受命令,"降丝纶"表示下凡世间。

下一句“著□显通天上籍”表明淳于公的才华和功绩被记录在天书之中,显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循陔重看每边春”表达了淳于公在春天时常回顾和思索过去的事情,可能是回忆自己的官职、功业或者人生经历。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淳于公离开朝廷的情景。他“入为鸳鹭行中客”,表示他离开了朝廷的尘嚣,作为一位游离于尘世之外的人,独自行走在湖泊或江河边,与自然相伴。

最后两句“一自二疏东去事,唯公千载断芳尘”,表达了淳于公离开朝廷已有一段时间,但他的名声和功绩却在历史中流传千载,没有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词句和隐喻的表达,描绘了某位贵族或文人淳于公的官职经历和离开朝廷后的境遇。通过对淳于公的赞美和祝福,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敬仰之情。

诗中通过天命、青宫、通天上籍等词语的运用,展示了淳于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荣耀。同时,诗人也通过“鸳鹭行中客”、“烟霞象外人”等形象描写,表达了淳于公离开尘世,追求自然与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对淳于公的敬意和对他千古流传的欣慰之情。通过对官场生涯和离职后的对比,诗人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名利的虚幻,强调了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超越尘世的意义。

诗词推荐

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万里秋光入坐明,交情预喜笑相迎。菊花未服重阳过,如待君来泛巨觥。

天上梦魂何杳杳,宫中消息太沈沈。君恩不似黄金井,一处团圆万丈深。天上凤凰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逢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为,扰扰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寄兴逃吾病,吟诗老此生。风高鸿雁起,晴久鹁鸠鸣。野树辞秋落,溪云带雨行。晚凉便懒坐,移傍竹阴清。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炀帝堤边柳,凋零几度秋。蝉声悲故国,莺语怨荒丘。行殿基何在,空江水自流。行人休折尽,折尽更生愁。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我比同年百不能,只馀霜鬓愧师兄。殷勤觅句无言说,共拨寒灰听水声。

清淮北去。千里扬州路。过却瓜州杨柳树。烟水重重无数。柁楼才转前湾。云山万点江南。点点尽堪肠断,行人休望长安。

天留孤艳照青春,横目何人解识真。蒸栗琢成渠不爱,内间栀貌几番新。

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又语高下不甚入律。或传是东坡语,非也。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似能厌道二公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闻得西岩窦,高飞直下泉。贫奇曾结屋,接润可通田。晚竹侵云老,凉蔬摘雨鲜。野猿常抱子,饲食下松颠。

晚过长汀驿,溪山乃尔奇!老夫惟坐啸,造物为陈诗。鸟送穿林语,松垂拂涧枝。凭鞍久忘发,不是马行迟。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萝为衣颠倒披。水竹隔我不可趋,今我搔首三岁余。汉庭年少六七奇,须眉皓白来何为。我欲避寝问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长翁傲睨欲奋飞,沧江钓雪蓑笠欹。少翁顿挫卉牙角,笑齿一粲知音希。樵家斧斤磨以须,过者万人人背驰。梅乎梅乎我非痴,持汝二老将安归。

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虽云壁徒立,尚有田可鬻。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

闻上金华劝讲班,启心长是片言间。一从元佑诸公后,得此渊源自玉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