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

看云静放支公鹤,临水闲观惠子鱼。
窗下寂寥何所有,竺干经卷仲尼书。

作品评述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云静放支公鹤,
临水闲观惠子鱼。
窗下寂寥何所有,
竺干经卷仲尼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湖西的闲适生活。他静静地观看着自然界的景象,一只名叫支公的鹤自由自在地在云中飞翔,而一只名叫惠子的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在窗下的宁静中,作者思考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

赏析:
《湖西杂感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的云、鹤、水、鱼等自然元素,以及竺干(指佛经)和仲尼书(指《论语》)等文化象征,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关注。

首先,诗中的云和鹤象征着自由和高远。支公鹤在云中自由翱翔,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的心境。这种心境与湖西的宁静环境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在。

其次,水中的惠子鱼则象征着自然的流动和随遇而安。鱼在水中游动,顺应水的流动,展示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与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相呼应,也体现了佛教中对无常和无我的思考。

诗的后两句则通过窗下的寂寥和桌上的竺干经卷仲尼书,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尽管周围环境宁静,但窗下的寂寥也让作者感到孤独和无所依托。竺干经卷仲尼书的摆放,则显示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化符号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由、宁静、随遇而安以及智慧的追求和思考。同时,诗中简洁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自由和思考的氛围。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玉钩清晓上帘衣。香雾湿春枝。余寒逗雨,罗裙无赖,重暖金猊。柳边谁寄东风缆,流水只年时。无人为记,天涯归思,梁燕空飞。

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焰荒。搜山得探卒,放火猎黄羊。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归去是何年,山连逻逤川。苍黄曾战地,空阔养雕天。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汉月堂堂上,胡云

节物休惊木叶催,相逢佳节兴悠哉。尊如北海聊同醉,菊傍东篱也自开。乌帽任教吹脱落,紫萸仍得看徘徊。诸君合有登高赋,为继当年戏马台。

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品重云头,叶翻蕉样,共说内家新制。波浮海沫,谁唤觉、鲛人春睡。清润俱饶片脑,芬E661半是沈水。相逢酒边花外。火初温、翠炉烟细。不似宝珠金缕,领巾红坠。荀令如今憔悴。消未尽、当时爱香意。烬暖灯寒,秋声素被。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春光不肯留,风雨催将去。红逐故园尘,绿满江南树。阴晴寒食天,寂寞西郊路。芳草织新愁,怅望人何处。

幸有平生古战场,不妨高卧到羲皇。一朝冀北空凡马,须信骅骝道路长。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

青原台成知几春,倚栏但爱江山新。那知遇事发奇秘,使君着眼惟忧民。鲁台当年有故事,首验云黄期岁美。凤翔仙伯记新亭,不志游观名雨喜。纷纷烟霭何足祥,丰年上瑞不可忘。江头白粲连万樯,賸与官家实太仓。

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从兹变燠暘。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

林外啼禽自往还,风前诗客倚栏干。小园门锁黄昏月,耿耿幽姿半夜寒。

暖露滋瑶草,轻飚动碧篁。龙蟠知岁月,鹤唳识风霜。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

西昌阀阅推曾氏,夫子家居仍旧溪。我政结亭临水际,君行谁与共攀跻。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心交赐宝刀。小妇裁纨素。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一屋堆鞋笑领军,人间沧海几扬尘。卷舒不与心为累,琪树瑶林别有春。

莺寒未报宫花发,风暖还催腊雪销。欲识春来自何处,先从天上斗回杓。

白头浪裹叶舟轻,全靠樯桅寄死生。唯有青山无一事,不忧风雨不忧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