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舆图有感(五首)

朝雨茅茨湿,披图叹禹功。
山河一掌上,宇宙九畴中。
水性惟趋下,民生本易穷。
胼胝岂无事,大智与天通。
¤

作品评述

《观舆图有感(五首)》是明代诗人赵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雨茅茨湿,
披图叹禹功。
山河一掌上,
宇宙九畴中。
水性惟趋下,
民生本易穷。
胼胝岂无事,
大智与天通。

诗意:
这首诗词以观看地图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功绩的赞叹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通过描述雨水打湿茅屋,作者感叹禹治水的壮举。他认为山河大地在地图上一览无余,而整个宇宙也在其中承载。水的本性是向下流动的,这暗示了民生易受困境的影响。然而,作者认为即使是劳碌的人们也不会无所事事,因为伟大的智慧可以与天地相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禹治水事迹的赞美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通过描绘朝雨湿透茅屋的景象,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潮湿的环境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禹治水的艰辛和伟大。在表达对禹功的赞叹之后,作者通过描述山河一掌间的图景,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宇宙,强调了地图的广阔和世界的壮丽。接着,作者通过水的本性惟趋下,表达了对民生易受困境影响的思考,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困难。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智慧和天地相通的信念,暗示了智慧和思想的力量可以超越困境和局限,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精确的语言,以及对禹治水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它以禹治水的壮举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思考,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们对于困境与希望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智慧和勇气的赞美,鼓舞人们面对困难,追求智慧,与天地相通,创造美好的未来。

诗词推荐

冉冉归云不自闲,纷纷暮霭已依山。时光尽入髭须里,行色元非草树间。旧腊新正能几许,粗衣粝饭试诸难。吾生所恨长飘泊,又宿汀州白鹭湾。

未识穷边苦,今游信有之。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离心已无赖,更听戍楼鼙。

四壁萧萧落叶声,招留聊试子交情。不应华屋延珠履,得似蓬窗共铁檠。襆被都无三宿恋,重裘未觉一寒生。暮年彼此懽悰薄,相对清谈听断更。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

年少饥寒不足忧,笑谈有味自风流。等间辍赠两兔颖,待看修成五凤楼。

仲秋鸠僝迄穷冬,矩丽依稀似蔡公。濡足几年同国病,肯心一片有谁同。人言此庆钟双凤,天落其成见彩虹。不是坡仙捐宝带,此桥安得往来通。

郡中卧病久,池上一来赊。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

昔梦骖八骏,往赴明宫昭。朝发赤水阳,夕抵昆仑椒。恭陪瑶池宴,亲聆白云谣。云来何英英,云去何飘飘。山川长悠阻,楼台空閴寥。想像云和笙,青鸾度秋霄。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阳羡溪头蟹正肥,三年客尽拂征衣。一川秋色背人去,满路黄花迎子归。未用解装荣故里,少须通籍扣天扉。红妆莫作离凰怨,自有鵷鶵接翅飞。

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茅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世躅。

场屋峥嵘气,虽平岂易干。江湖双鬓古,师友一灯寒。戍柝犹传檄,渔烟自钓竿。极知书有种,吾道未凋残。

云水浩无极,兹亭安在哉。传名落人间,犹使尘抱开。昔为干戈地,今以游观来。物变未始穷,千年一浮埃。何时江山秀,旷然当酒杯。

诸老各凋零,公乎独典刑。草堂春得句,雪户夜谈经。岁月头从白,江山眼共青。斯文今已矣,天亦自冥冥。

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

玉钩清晓上帘衣。香雾湿春枝。余寒逗雨,罗裙无赖,重暖金猊。柳边谁寄东风缆,流水只年时。无人为记,天涯归思,梁燕空飞。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

其一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其二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把个里捞波,做尽穷伎俩。推出酒台盘,至今收不上。

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白云随玉趾。青霞杂桂旗。淹留访五药。顾步伫三芝。于焉仰镳驾。岁暮以为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