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作品评述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山只在古城隅,
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
更看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
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
借君琼佩与霞裾。

中文译文:
青山只在古城隅,
千里归来筑家初。
相遇四山迎鹤驾,
更见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
当怪中郎得奇书。
待我丹成驾风去,
借君琼佩与霞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归来的情景,以及他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思考。

诗的开头,苏轼用"青山只在古城隅"来形容他游历的地方,意味着青山的美景只存在于古老的城市角落中。"万里归来卜筑初"表达了他长途旅行后回到家中建造新居的初衷。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四座山峰上的仙鹤乘坐的仙车,以及三位姓李的人骑着鲸鱼穿行的奇景。这些景象象征着仙境般的景色和人物,暗示了作者对于追求非凡与仙境的向往。

然后,苏轼表达了自己想要从抱朴之道中传承家学的愿望,"欲从抱朴传家学"表明他希望能够从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传承给后人。而"应怪中郎得异书"一句则表明他认为能够得到不同寻常的书籍是他有幸的事情。

最后,苏轼表示自己会修炼成仙,以"丹成驭风去"来形容自己将来驾驭风云,追求更高境界的意愿。他向朋友借用"琼佩与霞裾",这里是以珍贵的饰物来代表自己的诗篇,表明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珍贵和美好的价值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对于不凡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作品的期望。同时,诗中所展现的山水意象和神奇景观,使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渺渺遡云波,盈盈柅霜驭。碎璧拥舟来,流金映沙聚。夜寂波已休,何人荐真趣。

帝在苍梧妃泣竹,苏武餐毛海西曲。穷山远道车折轴,深井渴汲绠不续。我辈於此酒正绿,贵无奈何欢且足。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松径定知芳草合,玉书应念素尘侵。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京口瓜洲记梦间。朱扉犹映花关。东风太是无情思,不许扁舟兴尽还。春水漫,夕阳闲。乌樯几转绿杨湾。红尘十里扬州过,更上迷楼一借山。

晋季天下乱,安丘佐关中。德辉霭家牒,侯籍推时功。簪缨盛西州,清白传素风。逢时有舒卷,缮性无穷通。吾兄挺奇资,向晦道自充。耕凿汝山下,退然安困蒙。诗成三百篇,儒有一亩宫。琴书满座右,芝朮生墙东。丽藻粲相鲜,晨辉艳芳丛。清光杳无际,皓魄流霜空。邦有贤诸侯,主盟

朱甍萤影度,璧月绮疏流。牛女年年会,玉阶今夜愁。

绊挽风光数丈枝,曳松拖雪不胜宜。浓铅轻素谁调练,郁蕙滋兰无等夷。婆律著人酲自解,昆吾雕玉赏尤奇。攀条嚊蕊思京洛,末利晶荧自一时。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牲牲腯肥,粢盛岂洁。三献用行,万舞复列。礼和克成,乐奏将阙。神保聿归,玉豆斯昝。

六代三吴业已荒,英雄遗恨水茫茫。试量秋与愁多少,始信年随鬓短长。江上野凫争得食,山中丛桂早含霜。长门本为黄金赋,赋就《长门》却自伤。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鸡省有真植,鹜行销昼烦。憎柳媚绿暗,伴梅耿黄昏。何须雪贸贸,始爱渠轩轩。坚守孤竹国,肯折先轸元。如何桃李时,笋短不出垣。周郎夜入直,挟策携酒尊。为渠问玄夫,乃遇震为坤。喜渠必蕃昌,吟到落金盆。晓唤郭橐驼,提耳细细言。汲水龙井泓,辇土天竺原。妙偷造化窟,仁及

大车高盖徐方来,天子双日延英开。犀靴踏玉升东陛,从臣赐对论宫市。谏官御史如指排,捧土未能障浊水。大夫言斡天关回,黄门白望颜色死。始时暴夺何纵横,有货昼日不敢行。他时五方蛇当酒,谁道张郎临井口。

胡运消沉汉道兴,毡车宵遁土城平。兴隆无复残笙谱,劈正谁知旧斧名。起辇谷前驼马迹,居庸关外子规声。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

歌鼓犹闻治世音,逃喧爱寂自沈吟。九衢翠铀春□□,一室青灯夜独深。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变幻凉州梦,便觉繁华胜似今。

狞狞虎豺守天并,月殿蟾宫不可攀。归路春风无限好,一声啼鸟破青山。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畴昔英游后,推尊辈行先。班联容接武,坐立愧差肩。我已无如老,公非不永年。思贤仍感旧,衰涕两潸然。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