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雨夕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作品评述

《早秋雨夕》是唐代诗人顾非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诗意:
这首诗以寂寞的贫困生活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早秋雨夜的内心感受。作者处于贫困的居所,感觉孤独而寂寞,尤其在秋天这个季节更加觉得荒凉。诗中通过描写黄叶如霜、清风如水,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赏析:
《早秋雨夕》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秋天的凄凉景色。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黄叶比喻为霜,清风比喻为水,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秋天的凄凉和孤寂之感。诗词中的“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一句,表达了作者独处时夜晚的寂静,他在寂寞的夜晚中期待有雁的声音,然而却只能听到寂静无声,没有蝉鸣。最后两句“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表达了作者在寂寞的夜晚难以入眠的心情,他躺在床上,枕着枕头,却仍然难以入睡。最后一句“残灯灭又然”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秋天的凄凉景色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觉。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贫困和寂寞中所经历的心灵挣扎。整首诗通过对寂寞和凄凉的描绘,让读者在感受到秋天的美丽的同时,也体味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作者介绍

顾非熊,况之子,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大中间,为盱眙尉。慕父风,弃官隐茅山。诗一卷。

诗词推荐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溪头梅是去年花,间月初长竹迳斜。向晚孤烟三十里,不知樵唱落谁家。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官舍临江口,滩声入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莲塘馆东初日明,莲塘馆西行人行。隔林啼鸟似相应,当路好花疑有情。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莫言来去只如此,君看鬓边霜几茎。

方道逍遥一品身,尽收和气付凝神。小车殿里抛丞相,南极星边伴老人。双鹤对眠云帐月,五芝催耨雨岩春。支离旧客公知否,私计东山作近邻。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朱字衙香伴玉炉,丁丁莲漏月来初。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鴒心。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墙头荔子已烂斑。

月色满沧波,吾生乐事多。何人独醒者,试听濯缨歌。

谢堂新句入清歌,雨箔风帘有燕过。未免芳辰叹心赏,始知犹患陆才多。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小人原有数亩田,前年尽被豪强圈。身与庄头为客作,里长尚索人丁钱。庄头水涝家亦苦,驱逐佣工出门户。今朝有粥且充饥,那得年年靠官府!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効。舐兰或尝粪,车服夸新好。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雪霁云犹冻,朝寒酒倍香。珠林风缥缈,银海日光芒。骑马游真快,呼鹰兴不忘。故园无限好,却滞峄山阳。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

草堂今寂寞,往事翳山椒。蕙帐空留鹤,萝衣终换貂。生皆堕天秩,隐或寄公朝。叠颖何劳怒,东风汝自摇。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湖海真成万里游,寒风吹破黑貂裘。归来卧占楼千尺,梦落沧波明月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