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丞之海门史淮东人

黄茅连雾雨,此地久荒凉。
月出嵎夷迩,江通渤澥长。
改官非谪宦,到邑是还乡。
海上遥闻说,归人已裹粮。

作品评述

《送史丞之海门史淮东人》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茅连雾雨,此地久荒凉。
在这黄茅连绵的雾雨中,这个地方已经长久地荒凉着。

月出嵎夷迩,江通渤澥长。
月亮从嵎夷远处升起,江水流通到渤海和澥水之间。

改官非谪宦,到邑是还乡。
改变了官职,不再是被贬谪的官员,回到了故乡。

海上遥闻说,归人已裹粮。
远在海上听说,回乡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行装。

这首诗词以描绘荒凉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之人的祝福。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黄茅连绵的雾雨、月亮升起的景象,以及江水流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对故乡的深情。通过描述归乡者已经准备好行装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他们归乡之路的祝福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者的祝福,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感慨和情感。

诗词推荐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飞桥北上转光风,窈窕慈云接故宫。麟趾不来行殿废,龙光还在御床空。岩廊万象丹青合,楼阁诸天锦绣同。几度残钟敲落日,老僧犹泣鼎湖弓。

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

莫辞同宿掩书帏,乱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後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寒。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夜把新诗读,灯前阖且开。一行私独喜,两脚不虚来。天似嫌梅脕,冬初遣雪催。与君问花信,能绕百千回。

谁令未得归,不解忍长饥。岁晏得无感,书来何况迟。雁闻伤北客,梅动是南枝。怅望山庵竹,青青独守墀。

今朝酒熟吾翁喜,又见生朝会邻里。虽无盘馔罗膻劳,情话从容自嘉旨。人生富贵固足乐,惟有工年难得似。恬於世味心自闲,赢得庞眉更儿齿。晨兴再拜启阿爹,从古昭昭是天理。不因为善天降佑,何以康宁膺寿祉。称觞膝下列儿孙,虽说居贫良亦美。从今都不记春冬,只肖岁月将时纪。

斋余宴坐息深深,万法皆闲境会心。轻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笼金。岸头舟楫入归语,槛外菰蒲鸟去音。谩说陶车并谢屐,如如不动胜登临。

残雪高峰外,孤猿细雨中。看花心未老,问事耳须聋。时俗同伧父,归休学塞翁。相随携酒去,猎较祭田公。

风吹鲁国人,飘荡蜀江滨。湿地饶蛙黾,衰年足鬼神。时清归去路,日复病来身。千万长堤柳,从他烂熳春。

谿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百战依前勇气成,穷边深入耀精兵。穹庐烧尽龙庭破,却上燕然更勒铭。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几步山间属雨馀,徐行犹可当安舆。计功高出芒鞋上,傍险冲泥得屡书。

揉香嗅蕊朝还暮。无端却被西风误。底死欲留伊。金尘蔌蔌飞。茂陵头已白。新聘谁相得。耐久莫相思。年年秋与期。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实望嘉赠。披怀发中。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客过行云。虚其旋风。

始作想澄清,歊暑不敢毒。以兹寿慈母,吾鼎愧半菽。恨我如宛童,失此百围木。豁然心光动,千里尚相烛。

曾是霓裳第一人,曲终认得本来身。多年不作东风梦,閒却蔷薇一架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