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吟

久旱望雨,久雨思晴。
天之常道,人之常情。

作品评述

《久旱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人们长时间盼望雨水的景象,以及经历了长时间的阴雨后渴望晴朗天空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旱望雨,久雨思晴。
天之常道,人之常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期待:一方面是在长时间的干旱后期盼雨水的到来,另一方面是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之后渴望晴朗天空。通过这种对比,邵雍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抒发了对常态的向往。

赏析:
《久旱吟》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期待。首两句“久旱望雨,久雨思晴”巧妙地运用了反复对仗的手法,将干旱与雨水、雨水与晴朗天空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自然变化的渴望。这种反复对仗的表达方式也使整首诗词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最后一句“天之常道,人之常情”则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和情感。无论是天空的变化还是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感受,都是符合一种常态的,是人们正常的情感和期待。这句话点明了整首诗词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于自然变化和人情的理解。

整首诗词简短而精炼,通过对两种不同自然状态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于变化的期待和对常态的向往。它抓住了人们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于平衡、和谐和常态的追求。同时,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引导人们在面对变化和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常态将会回归。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无数枝头簇簇葩,大枝直上细枝斜。商量开尽商量落,全要前花见后花。

门前凿三塘,流水常不息。逝者诚如斯,间断伊谁忒。

坑坑坎坎,险险巘巘。一言易出,驷马难追。

闲说班超有旧居,山横水曲占商於。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终年独钓鱼。

圣父移居太母傍,銮舆躬待袭龙香。乍从黄繖窥天表,愈觉英资似寿皇。

全家高隐白云关,事不索怀梦亦闲。欸乃交撑渔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间。

浮云暗不见青天。

轻轻飞絮扑花枝,喜傍兰亭说旧诗。君去小枯应为我,细看山带晚晴时。

古院无人僧作佛,碧潭有水鱼化龙。当年矩诺小游戏,一石击碎成三峰。

为爱山居乐,居山又忆家。菊黄来日蕊,梅白去时花。水阔离情远,霜晴别恨赊。前程回首望,空指暮天霞。

晓寒顾影惜金衣,著意听时不肯啼。飞入柳阴多去处,数声只许落花知。

飞桥走岩居,茅屋今已破。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独卧。秋风高鸟入,夜月寒猿过。自非心已灰,静极生悲惰。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修竹,笔墨得具陈。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昨宵一雨余,村村农事新。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宁从穷苍居,鸡犬喧四邻。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未嫌酒杯薄,政爱

珠躔回碧落,绛燎烛青规。琐闼琼签度,层台玉漏移。纳新皇泽普,顺节圣情怡。万宇长安陌,乡傩集此时。

树禽苦叫不如归,午睡醒时已落晖。新暑渐回身尚客,此无黄葛可裁衣。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孤烟近见数椽屋,急水时行独木桥。入眼异乡风景别,修眉一抹暮山遥。

我因醉里曾疏脱,誓不衔杯。识破浮财。气不闲争色怎埋。免非灾。重重得遇修行做,洗涤灵台。保护灵胎。直待灵珠变个孩。赴蓬莱。

一枚蝉蜕榻当中,命也难辞付大空。垂死尚思玄墓麓,满山寒雪一林松。

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